2023年「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AIoT Taiwan)」,於10月25日至27日在南港展覽一館盛大登場,因應全球淨零碳及AI時代來臨趨勢,本屆展覽聚焦 AIoT 在各產業的研發應用,包智慧服務應用、新創方案、智慧物聯感測等。
日期:2023-10-26
《神隱任務》電影中,主角湯姆克魯斯正躲避警察追緝,下一秒,他的臉竟被換成其他人,卻看不出絲毫破綻。「這就是AI的能力,甚至連聲音都能換。」全球前三大網路安全公司Palo Alto Networks台灣區總經理尤惠生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說道。除了提升工作效率,AI也已成為網路犯罪者常用的工具,隨著應用層面擴大,AI究竟對資安帶來哪些威脅?企業該如何防範?
日期:2023-10-02
如果把 AI看作工具,比較人類的能力、成本與生產力,會悲觀地認為人類終將被取代,但若把 AI看成典範轉移,或許會讓人們創作、欣賞、販售藝術的形式,有更多的可能性。
日期:2023-09-13
ChatGPT短短兩個月就吸引全球1億用戶,也讓這類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技術備受關注。臺灣如何把握這波浪潮?工研院日前舉辦「機遇X挑戰 生成式AI:產業變革與機會」論壇,聚集眾多產學研專家,從四大面向切入生成式AI的機會與挑戰,協助臺灣產業「趨吉避凶」,掌握創新轉型關鍵。
日期:2023-08-18
生成式AI的長足進步,使得許多人開始擔心會不會被AI取代。但隨著AI技術的成熟與發展,銀行融資不但效率提高,手續與門檻也相對簡化,對新創業者及中小型企業主來說,或許是難得的翻身機會。
日期:2023-07-24
今日(7/12)由行政院數位發展部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共同主辦的點子松論壇以「啟動未來—數位民主與公民參與」為主軸,邀請蔡玉玲律師(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李崇僖教授(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以及黃彥霖先生(數位發展部民主網絡司資安制度工程師),針對數位時代下的公民參與議題、多元年齡的共創共融以及民主化AI的展望與實驗,讓民眾在不斷創新的科技潮流中,了解如何在數位時代中發揮公民力量。
日期:2023-07-12
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在台行程馬不停蹄,並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夫婦聚餐之後,針對晶片代工轉單的態度開始鬆動,他強調,輝達將晶片交由台積電生產感到相當放心,「下一代晶片還是給台積電代工」。業者指出,NVIDIA A100和H100 GPU目前供不應求,其中A100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H100採N4製程,隨下一代晶片訂單在握,有利台積電產能利用率逐步回升。
日期:2023-06-02
AI人工智慧崛起,除了帶起某些職業是否會被取代的討論,沒想到也出現「AI歌手」的現象。中國影音平台bilibili(B站)最近出現大量由知名歌手翻唱經典歌曲影片點閱突破百萬,仔細聽這些歌,你會發現都不是本人唱的,都是由AI產出。除了周杰倫、陳奕迅,又以「AI孫燕姿」超高模仿度引起話題,更讓孫燕姿本人發文分享看法,自嘲已經成冷門歌手,「AI超越人類原本就是預期中的事,靜靜看著技術發展、繼續做好自己,已然足夠」。這些AI歌曲也引起討論,讓不少孫燕姿歌迷表示「連換氣聲都能清晰聽到,咬字尾音都非常像本人」。不過,這些AI訓練後模仿出來的音色,真的能取代真人歌手嗎?這些「機器歌手」又會對樂壇帶來什麼樣的波瀾?
日期:2023-05-25
國安局示警中共複合式威脅主要四大樣態,有運用在環台軍演對台灣施加軍事威懾、加大操作爭訊意圖擾亂台灣內部和諧、拉壓兩手推促兩岸融合、廣泛運用網駭手法攻擊台灣關鍵設施 ,以及引進新科技及新手法擴大認知作戰效果。學者蘇紫雲進一步分析,中共威脅台灣手段可分為物理戰場與心理戰場兩大類,後者就是用「融媒體」(Convergence Media)結合新科技,這包括深偽變造(Deepfake)變造影片,混淆視聽,以及結合大數據與人工智慧(AI)精進錯假新聞用語,來影響民眾認知。蘇紫雲建議,「數位中介服務法」或類似立法仍有思考必要,他提出三大建議,首先是台灣正面對中共新型態複合式威脅。其次是此類立法可有效保護有編輯台把關的傳統媒體;第三,立法技巧與溝通部分,除傳播學者、資訊學者,可納入受過政治哲學訓練的政治學者參與。
日期: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