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財訊》報導,2023年預期將是經濟衰退的1年,但歷史上,這也會是創新加速推進的時代。最近舉行的CES大展顯示,電動車和AI的發展,將會把科技帶向全新境界。
日期:2023-01-28
拜登政府鋪天蓋地的補貼,電動車產業引領美國本土製造業劇烈轉型,二○二三年開年連串起身炮,打響美國製造業破紀錄的大投資潮。
日期:2023-01-04
「轉型已經開始了,今年,台泥非水泥業務已佔整體營收的三十%,」台泥集團董事長張安平一字一句鏗鏘有力的在法說會上宣示著,每一句話都代表著他帶領台泥轉型的決心。這是台泥從水泥本業轉型能源事業的第六個年頭,也是疫情近三年來,台泥首度舉辦實體法說會,因此格外引人關注。
日期:2022-11-14
隨著美國總統拜登8月正式簽署補助金額達4300億美元的《降低通膨法案》,全面補助電動車、儲能、寬頻基礎建設,這也讓台灣資通訊業者看到新機會,齊聚北美市場。
日期:2022-10-19
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11日於美國首都華盛頓之雙橡園舉行酒會、宴請外貿協會舉辦之美國台灣形象展廠商,現場包括台灣前副總統陳建仁、經濟部長王美花、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皆一同出席。
日期:2022-10-12
編按:存股達人陳重銘2021年訂下存股5000萬的計畫,其中預計買進100張台泥跟亞泥,也就是各買50張。2021年下半年中國產業出狀況,影響水泥銷售,接著又是能耗雙控,斷電…....於是陳重銘調整投資策略,至今年3月台泥亞泥加起來已達80張,由於觀察到亞泥的獲利較好,於是買得又比台泥多。「投資股票就是擬定策略,然後認真去執行,過程中一定會碰到意外,需要隨時調整。」然而,儘管台泥2021年獲利較差,但陳重銘認為,存股不會只看一兩年,「台泥亞泥我也是打算放一輩子領股利。」陳重銘規劃,今年領到股利之後就拿來買台泥,各買一半可以做好分散,慢慢累積到100張就停止。「這就是我的佈局,我會一步一步實現。戰爭的利空總會過去,領股利卻是一輩子的福利。」
日期:2022-09-01
7月14日,全球電子代工龍頭鴻海公告,旗下工業富聯入股中國紫光集團,震撼兩岸資本市場。究竟,鴻海入局紫光有何盤算?「新紫光」的掌舵者「智路建廣聯合體」是何來歷?鴻海的轉型大計,又與半導體有何關係?《今周刊》以最深入而全面的解析,為您一揭鴻海的「拼圖戰略」。
日期:2022-07-20
鴻海(2317)今年5月買下的美國俄亥俄州電動卡車製造商Lordstown Motors及工廠,本周向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電電公會)及美國在台協會(AIT)共組的參訪團公開。根據當地媒體報導,易主後的Lordstown預計今年第三季生產首款電動皮卡Endurance,並於第四季開賣。好消息不只如此,隨團參訪的鴻海產品長蕭才祐透露,鴻海正與一家新客戶洽談中,惟目前無法公開。當地國會議員更提到,鴻海洽談中的新客戶可能有好幾家。根據鴻海規畫,Lordstown工廠將作為未來鴻海在北美洲的電動車製造基地,包括先前敲定生產合作的加州電動車新創公司Fisker,也預計2023年設計定案,2024年在Lordstown的俄亥俄州工廠量產。
日期:2022-06-23
近年來全球掀起電動車風潮,除了傳統車廠,科技產業也積極展開布局,其中,身為全球代工大廠的鴻海集團展示強烈企圖心,成立 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旗下子公司更是各司其職,開啟了鴻海集團轉型的新成長契機,也因其發展電動車業務,可望擺脫消費電子的紅海殺價競爭,外資近期便調升了鴻海目標價。由於電動車是未來趨勢,投資人不妨趁近期台股回檔之際,逢低布局,搶搭未來最夯的電動車概念股投資,又能享受針對泛鴻海集團股東舉辦之可購樂股東購物節的 3 大優惠及 4 重好康活動,一舉兩得。
日期:2022-05-27
鴻海進軍電動車的腳步穩步推進,今(12)日一大早才宣布與美國電動卡車製造商Lordstown Motors簽定合作及購廠協議的好消息,下午在第一季線上法說會上,電動車也是最受中外法人矚目的焦點。對於日前美國媒體報導,大客戶蘋果擬由鴻海代工生產的發展多年的Apple Car,董事長劉揚偉首次公開回應,他不點名地表示,鴻海精神就是「只要客戶想得到,我們一定做得到」,既未承認也沒否認。劉揚偉也提到,今年鴻海在台灣的電動巴士可望交車100輛;為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Fisker及泰國國營企業PTT合作或代工的電動車,也預定在2024年投產。他預期,包括鴻海在內,各家車廠或製造商大力投入電動車關鍵環節的電池技術,將在2026~2030年出現飛躍進步。
日期: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