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國際機場周一(2/26)開航恰好滿45歲,桃機團隊選在這天,舉辦45週年慶祝典禮。挺過新冠肺炎疫情,2023年旅運量達3,535萬人次,恢復至疫情前73%。桃園機場樂觀預估2024年將突破4,000萬人次,未來待第3航廈與3跑道完工後,桃園機場將朝向8,200萬人次目標邁進。
日期:2024-02-26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桃園機場航班數直接腰斬,途經桃園機場的旅客,包含出入境、轉乘人次剩不到2成,航空業航班銳減客。民航機還能把客艙改裝成貨艙求生,但對空廚業來說,「沒有旅客,就沒有航空餐」。空廚龍頭長榮空廚每日出餐數,從疫情前最高可達5萬2千份,直接掉到1,600份。公司卻同時有1,300名員工要照顧,但集團下了一道命令,那個時候不裁員、不減薪、也不放無薪假。長榮空廚為此只能四處找出路。從承攬長榮集團員工餐、外包尾牙團膳,到做起電商、與超商合作賣鮮食,這段期間,長榮空廚能做的都做過一輪。
日期:2024-02-19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預防接種諮詢小組(ACIP)召集人、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週三(1/31)在臉書分享退休消息。他表示,「今天是當公務員的最後一天,明天退休」,網友紛紛留言表達祝福,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也留言表示,「感謝您對防疫的貢獻,也給我們很多指導!」。李秉穎在受訪時也透露未來動向,將持續擔任台大醫院兼任主治醫師,以及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也有網友在其臉書下方留言詢問,之後兒童醫院還會有診嗎?李秉穎也回覆「一週一診」。
日期:2024-01-31
台灣經歷三年疫情,成功守護國人健康及經濟表現。然而面對全球抗生素抗藥性危機,國內感染管制卻面臨「缺兵、缺武器」等困境,醫界示警,若不改善恐難因應下波大型感染疾病。
日期:2024-01-03
日本航空國內線516班機在2024元旦隔天,於東京羽田機場起火爆炸的畫面,震撼了日本及國際社會,雖然379位乘客及機組員全數逃生,是不幸中的大幸,仍不免讓人想起1985年8月造成520人喪生的日航123班機空難。日航123班機空難,至今仍是全球航空史上涉及單一飛機死傷最慘重的空難,而且對於日本社會的傷害及震撼,不下於1912鐵達尼號郵輪沉船事件對於英語世界的震撼及創傷。日航長期是日本的國家門面,但過去40年來在經營上至少遭逢兩大災難,讓公司一度信譽掃地、股價大跌,甚至陷入生死存亡危機。1月2日這場意外或許不會對日航帶來致命打擊,但肯定會喚起日本國民對於日航40年來的苦澀回憶。
日期:2024-01-03
總統蔡英文週一(1/1)在總統府大禮堂發表「2024新年談話」,指出在過去8年中世界變得相當不同,且「如果問這8年,世界的關鍵字是什麼,那一定有『台灣』。」
日期:2024-01-01
感染 COVID-19若能在發病後的五天內,及早服用Paxlovid、Molnupiravir之抗病毒藥物,可降低26%的長新冠機率,且能有效降低重症風險因子演變成重症、死亡的機率。
日期:2023-12-29
2020年至2022年,全球壟罩在新冠肺炎疫情。據國外研究預估,台灣疫情期間應產生的直接醫療成本及間接成本,分別每年329億元及2320億元,總計經濟損失為每年2649億元,相當於我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0.9%。
日期:2023-12-27
小兒科有很多感染性疾病,我在台大醫院受訓時就接觸到很多感染性疾病,算是最粗淺的啟蒙。當時觀念和技術都還很有限,我常開玩笑對學生說:等檢驗報告,還不如我憑經驗猜的更準。直到微生物專家楊定一來到馬偕醫院,打破了我的自信,他憑一人之力帶動了馬偕感染科的進步,雖然我們成了莫逆之交,但始終不知道他離開美國後為何選擇了馬偕醫院,可我至今還很感謝他的選擇。
日期:2023-12-19
醫療進步加上集中式醫療,帶來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等病人安全及醫療品質議題。1950年代美國發生金黃葡萄球菌院內感染全國性疫情,開始重視醫院的感染管制;1970年代全美研究證實院內感染監視及回饋可以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台灣在前輩的呼籲及播種,歷經1984年某醫院發生新生兒沙門氏菌腸炎群聚感染事件,衛生署開始推行院內感染管制計劃,並培訓流行病學及傳染病防治人員。自此,在政府、學界與醫界合作,台灣的醫院感染管制迅速發展。
日期:202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