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台股迎來2023年最後一週,AI PC 題材持續發熱,帶動包括宏碁(2353)、華碩(2357)等股價上漲,宏碁早盤一度衝上漲停價49.8元,股價改寫12年新高,華碩盤中也強漲逾5%,股價創下歷史新高。終場宏碁上漲3.7元,收在49元,而華碩終場上漲18元,收在471.5元,微星(2377),衝場則是上漲9元,收193元。
日期:2023-12-25
我們對存股池追蹤企業的九月營收做個整理,並從中找出第3季獲利的黑馬股。11月14日之前就要公布第3季季報,還有1個月的時間進行季報短線套利的布局。
日期:2023-10-13
「宏碁分家到現在,明基是穩當的,宏碁也穩當了;緯創……比較辛苦。」這是電腦品牌廠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在2004年時的評論。
日期:2023-08-09
(今周刊1390)緯創身為電子五哥之一,獲利穩定,但股價在五哥中,一直排在中、末段班,不過,今年以來股價大漲超過400%,它做對了什麼?
日期:2023-08-09
台灣碳權交易所週一(8/7)在高雄揭牌,揭示「碳有價」時代已不可逆。今年10月,歐盟的邊境碳稅試施行,美國2024年也會實施碳關稅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AA),每一家企業都要開始面對淨零碳排時代的大趨勢。另一件本周大事,印度政府限制電腦產品進口,力推「印度製造」,料將衝擊全球PC/NB供應鏈,華碩、宏碁品牌大廠首當其衝,零組件製造商也難置身事外。華碩周五(8/11)舉辦法說會,外界聚焦華碩怎麼應對全新的地緣政治角力。
日期:2023-08-07
歷經與大立光長達9年的訴訟案,如今的先進光似乎不一樣了;除了技術能力提升外,董事長高維亞也透露將啟動轉型計畫。
日期:2023-06-02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周四(5/11)在第一季線上法說會首次提到,台灣本地生產的汽車每年約20萬輛,隨著鴻海Model C休旅車如期在今年第四季量產(納智捷n7),鴻海目標是希望吃下10%的國產汽車市場,也就是每年兩萬輛。2022下半年納智捷開放的n7預購量衝上25000輛,他表示這接近鴻海內部的目標,並預期在首批n7交車、消費者開始回饋市場反應後,Model C後續銷量會更明確。劉揚偉在法說會QA時也提及,兩年來鴻海不僅積極尋找電動車代工的新客戶,多家傳統車廠也主動找上門來洽談合作。隨著汽車市場狀況持續變化,他大膽預言,「傳統車廠轉向整車代工一定會發生,在一年內就會發生!」
日期:2023-05-11
在半導體次產業中,記憶體是最早修正的。近期全球兩大記憶體龍頭廠公布史上最差財報,反而帶來絕地逢生的契機。建議追蹤後續營運與法人行動,領先布局下一波黑馬股。
日期:2023-04-26
春節過後台股出現驚驚漲格局,尤其是半導體類股,特別是人工智慧題材股漲的特別兇。我們建議,此時應保持冷靜,針對漲多的存股池股票短線部位進行減碼,增強現金實力,面對電子業業績復甦可能不如預期的挑戰。
日期:2023-03-06
根據《財訊》報導,同樣面對庫存壓力及經濟衰退,台積電與英特爾第4季繳出不同成績單,顯示在高性能晶片自製的趨勢下,英特爾的IDM模式,未來將遭遇更大的逆風。根據《財訊》報導,1月26日,英特爾舉行2022年第4季法說會,會後英特爾股價重挫超過9%,一度跌至每股26.84美元的低點。相對的,台積電1月12日第4季法說會後,ADR價格從80.76美元,上漲至88.63美元,漲幅高達9%。同樣面對全球半導體庫存居高不下及經濟衰退的陰霾,為何兩場法說會表現如此不同?比較兩家公司的成績單,不難發現,以台積電為首的晶圓代工生態系,和以英特爾為代表的IDM(整合元件製造)模式,在面對產業逆風之際,表現大不相同。
日期:202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