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Michelle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Michelle共有79項結果
國際總經

川普2/1啟動「中加墨」加徵關稅,鋼鐵、晶片是下一個!會重燃通膨?他掛保證不會:只會短暫混亂

今周刊編按:白宮周五(1/31 )證實,川普總統將在周末(2/1)對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實施激進的關稅,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實施25%關稅,並對中國實施10%的關稅,此舉讓美股尾盤衝擊市場。對於經濟學家憂心可能會讓通膨再次點燃,川普重申不會加劇美國通膨,只會取得巨大成功,此舉可以讓國家取得巨額關稅收入,初期可能產生短暫混亂,成本有時候會轉嫁民眾,但相信美國人民會理解。

日期:2025-02-01

國際總經

美國前總統卡特100歲辭世!5位前現任總統出席國葬…孫子憶爺爺「樸實愛民」:心中非自我,而是國家

美國今天在華府為已故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舉行國葬,之後移靈喬治亞州,讓他長眠家鄉。他的孫子致悼詞時憶起爺爺的教誨,以及他愛民與樸實的生活點滴。

日期:2025-01-12

科技

從AI到馬斯克的腦機介面 審核過快遭質疑 醫材監管快速變革 美國FDA下一步?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4-11-13

國際總經

深入2大搖擺州、3大現場> 顧庶民肚皮完勝「小清新」,見證狂人回歸 一次看懂川普變數

(今周刊1456)暌違4年,最擅長顛覆既有規則的川普即將再次入主白宮,儘管誓言要為美國打造黃金時代,但對內,他要面對高漲的物價與近半數選民的嫌惡;對外,則有幾場不易收拾的戰爭。川普能怎麼處理亂局?台灣又將如何受到影響?

日期:2024-11-13

國際總經

聯準會降息2碼,川普嗆「政治操作」!從降息決策看貨幣政策的中立性:為何對總統選情影響甚微?

美國聯準會9月18日將聯邦資金利率下調半個百分點,這標誌著自2021年開始升息後,首次放鬆貨幣政策的開端,而這也是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前最後一次會議,現任副總統賀錦麗和前總統川普,角逐總統大位正難分難解。

日期:2024-09-27

全球股市

人行加碼寬鬆強度高過預期,但救市有用?分析師:離「火箭砲式」刺激還差得遠…經濟學家關注12月這會議

中國人民銀行推出多項重磅經濟措施,包括近期將降準0.5個百分點,並進一步降低市場基準利率等。外媒引述多家外資投行分析師認為,當局加碼寬鬆以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未來幾季有推出更大膽寬鬆政策的空間。但亦有分析師認為,離「火箭砲式」刺激還差得遠。

日期:2024-09-26

國際總經

美債殖利率走低、科技股回暖 道瓊漲超650點「周線連四紅」!美股迎半個多世紀來最佳日

企業財報傳佳音,加上通膨降溫數據提振降息希望,美債殖利率走低,科技股回暖,道瓊指數週五 (26 日) 大漲超 650 點,標普和那指收紅超 1%。3M 飆升超 23%,登歷史新高,迎來半個多世紀以來最美好的一天。

日期:2024-07-27

政治社會

美國大選只剩四個月,3/4民眾認為民主黨應換將 但陣前換將是大忌,民主黨有兩次慘痛前例 還有誰能打敗川普?

美國總統大選的第一次電視辯論後,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陣營氣勢低迷,《紐約時報》報導拜登正考慮是否退選,遭到白宮強烈駁斥。師大政治學研究所教授范世平表示,陣前換將乃兵家大忌,且民主黨目前潛在人選也沒有能過贏過川普。除非拜登自行退選,不然民主黨挺拜登繼續選的機率高。而美國的選舉制度也會讓選舉結果不一定會和總票數一致。路透民調顯示,在多位被外界點名的可能替代人選中,前第一夫人蜜雪兒(前總統歐巴馬的夫人)最有可能擊敗前總統川普。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民調則指出,副總統賀錦麗出馬戰川普勝率比拜登高,但在誤差範圍內。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嚴震生指出,目前距離大選還有四個月。川普容易失言自爆的特性,讓選舉增加很多變數,拜登若能在民主黨提名大會登場前做好準備,仍有機會把氣勢拉回來。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則從美國總統首場辯論分析,移民議題會是這次美國總統選舉關鍵,美國通膨嚴重,民眾會更在意社福分配和移民問題,加上川普善於簡化問題,甚至用錯假訊息來攻擊,這也是拜登身為執政黨,比較居劣勢的地方。

日期:2024-07-11

理財

大約在冬季!

聯準會今年是否會降息,是投資大眾最關切的問題,何時降息?幅度多少?可能要等到年底才會有明確的答案。

日期:2024-05-15

職場

為何別人眼中的高成就,卻自覺是「冒牌者」? 連暢銷作家自己也是「患者」,建議設定不同目標做拆解

根據統計,高達70%的人即便客觀看來高成就,卻都曾經恐懼被他人高估,擔心自己「德不配位」,在心理學中稱呼此狀態為「冒牌者症候群」,嚴重者可能影響人際關係、職場表現、個人生活…該如何突破、克服?

日期: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