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74)「你們單位的『數位轉型創傷症候群』好一點了沒?」「新一代的『AI轉型戰略』搞定了嗎?」AI技術一波又一波席捲而來,企業焦慮節節上升,老闆間的問候語也充斥著AI話題,《今周刊》從轉型痛點出發,尋找產業裡的AI高效生,發現國泰金控、友達、聯發科、Google 等業界領頭羊早已動身,就連最傳統的混凝土廠、織帶廠,都換上AI新引擎。這股轉型浪潮不只是「跟風」,更是關乎未來競爭力的生存戰。
日期:2025-03-19
美國連鎖超市內,一名父親拿著一疊嬰幼兒用品廣告傳單,氣沖沖在櫃檯怒吼「別再寄這些廣告給我女兒,我女兒沒有懷孕!」殊不知,因為超市內採用AI演算,從購買習慣推論出他女兒懷孕才寄發廣告,但這也讓女兒隱瞞父親懷孕的事情,因此揭發。AI確實便利好用,但 隨著AI日益發展,被大家忽視的AI黑洞可能會吞噬這個世界。
日期:2025-03-18
(今周刊1468)DeepSeek開啟AI模型新戰局,科技巨頭逐鹿AI中原,將帶給人類社會哪些生活改變?今年會有哪些新技術,又將帶來哪些新應用?一文拆解全年AI趨勢。
日期:2025-02-05
(今周刊1464)不同於輝達GPU這類通用晶片,由一線雲端服務業者與博通、世芯-KY、聯發科等攜手打造的ASIC,正是各大雲端業者,試圖擺脫過度依賴單一供應商的最佳利器。
日期:2025-01-08
由 Google 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成立、推動的 nDX 台灣新聞數位創新計畫, 日前舉行成果發表會 (Demo Day)。計畫執行機構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特別安排《親子天下》暨《康健》、《報導者》、《科學月刊》、《未來兒童》暨《未來少年》、以及與NOWNews合作的《醫智健康》等機構,與台灣新聞媒體界分享他們執行獲獎專案的成效,內容涵蓋 AI 應用、數位轉型、使用者體驗(UX)、數位營收、個性化內容服務,充分彰顯台灣新聞媒體的轉型努力與創新。
日期:2024-10-29
總統府周四(9/26)召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度委員會議。總統賴清德表示,氣候變遷、大規模天然災害衝擊、威權主義擴張對民主的威脅,是台灣的挑戰,也是全球挑戰。他說,政府將從「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強化應變、有恃無恐」、「按部就班,有條不紊」三點強化,以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賴總統強調,「全社會防衛韌性」要應對的「有緩也有急」,不僅有國家災害緊急狀況,台灣也長期遭受灰色地帶侵擾、認知作戰等挑戰。他認為,只要台灣人民愈團結,國家就更安定;台灣社會準備愈充足,國家就更安全;台灣愈有自我防衛的決心,國際社會就更安心。特別的是,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中國佛教會理事長釋淨耀、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霍守業、全聯董事長林敏雄等4人,以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等專長,出任該委員會顧問。
日期:2024-09-26
蘋果執行長庫克在台北時間9月10日凌晨1點,站在總部的彩虹拱門前,宣布蘋果正式觸擊生成式AI新時代,「Apple Intelligence,強大的全新個人智慧系統,將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影響。而iPhone16(以下稱i16),是蘋果首款為AI而生的手機。」
日期:2024-09-11
(今周刊1447)儘管挾著AI熱度登場,蘋果新機卻從來沒有像這一次,預測雜音紛陳,保守、樂觀分歧不定。樂觀派說,全球有3億支蘋果手機超過4年未更新,預判iPhone16登場,將帶動一波大換機潮。保守派則拋出懷疑論,「AI應用吸引力還不夠強,市場過度樂觀了。」3億支,以平均每支4萬元換算,意味著12兆元的換機商機!夢幻換機潮能成真抑或落空?甚至,攸關蘋果未來轉型布局,連供應鏈、對手都翹首關注。
日期:2024-09-11
日本在內需市場大、政策等因素推動下,逐漸成為台灣企業競相進軍的新市場,不過究竟怎麼經營、什麼樣的企業適合前往,也引發市場關注。
日期:2024-07-31
AI浪潮來襲,全球最有競爭力的企業莫不爭相投資,當下個階段的新應用崛起後,他們將贏者全拿。台灣資訊軟體服務產業如何在這波全球創新數位變革的道路上,再次掌握機會、主導未來?
日期: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