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週三(3/26)宣布,4/2起將對進口到美國的汽車和汽車零件,徵收25% 關稅,此舉長期可能促進美國汽車本土生產,但可能會導致全球供應鏈陷入混亂,並提高美國汽車購買價格。知名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上點出,未來美國人買非美國製造的油車及電動車,可能要增加至少1萬美元、相當於台幣33萬元來購車,對於汽車供應鏈的影響,他也做出分析,認為有18家企業衝擊小、而12家公司恐受影響。而川普的關稅政策也讓台股周四(3/27)開低走低,指數近午盤跌1.48%或330點,盤中最低來到21919.4點,失守22000關卡,跌破所有均線。
日期:2025-03-27
加拿大與美國政治領袖在政治舞台上噴口水互毆,幕後卻積極談判,新總理卡尼,能否在川普設定的四月大限之前完成和談?
日期:2025-03-19
美國總統川普週三 (5 日) 表示,他將給予美國汽車製造商一個月的豁免期,免除對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汽車徵收的新關稅。由於北美供應鏈高度整合,橫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因為零件在製造的各個階段都會跨越邊境,這可能會使汽車公司面臨多重關稅。
日期:2025-03-06
美國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今天重申,台灣軍費遠遠不足,應該接近GDP的10%;他未來的目標是避免讓台灣引發與北京不必要的衝突,為美國爭取時間改善美中軍事失衡。柯伯吉也提到,台灣國會刪減軍費的動作讓他「深感不安」。
日期:2025-03-05
川普上任後宣布取消電動車補助,除鞏固特斯拉霸主地位外,也強化了本土燃油車的競爭力。隨著美國車市蓬勃發展,預計今年銷量將逼近2019年高峰,但供應鏈仍面臨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與挑戰。
日期:2025-02-19
川普對加拿大與墨西哥課徵25%關稅,明顯犯了重大的政治錯誤,他必須自找台階,否則更複雜的巴拿馬、格陵蘭、烏克蘭,甚至中國問題,都將寸步難行。
日期:2025-02-05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今天在社群媒體宣布計劃任命4人出任國防部領導層要職,其中包括國防部前副助理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他曾評論台灣國防支出嚴重不足,建議至少增至GDP的5%。
日期:2024-12-24
包括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基民盟主席默茨等都搶著跟川普演對手戲,川普把「候任總統」這個角色的政治影響力演到極致,真是前所未見的奇觀。
日期:2024-12-18
接受國家補貼扶植的中國車企,在新車開發、電池、軟體研發上,取得後發先至的優勢;而原先在中國享有巨額獲利的德國、美國、日本大車廠,面對中國車企殺價競爭,結束了黃金時刻。
日期:2024-09-25
經濟部7/30拍板宣布,若引進「中國車款」來台組裝銷售,將強制一開始就訂國產化比率,上市第一年15%,上市第二年25%,第三年35%;也就是說,未來業者在地化供應鏈比重須逐年提高比例,並且溯及既往,自8月1日起實施。其中,在國內市場熱銷、由中華車(2204)引進的MG車款,也成為這項新政策最大苦主。中華MG週五(8/16)於官網最新公告,經過新車零件盤點後,除HS及ZS車系兩車系新車訂單交付將採限量接單,MG4新車交付將至8月底。
日期: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