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業是服務業的存股哥,近年來靠著存股高股息ETF,領股息已超過本薪。他計畫今年把00878存滿200張,加上00919、0056、00713,自組月月配,目標單季股息能達到18-20萬元。
日期:2025-03-24
2024年股市大多頭,原預期降息產生利多的債券市場,卻績效平平。2025年川普一連串經濟措施導致全球局勢不穩,加上美國財務赤字風險浮現,債市布局成為今年一大考題。前澳盛銀行董事Shania(辣媽)認為,2025景氣可能不如前幾年強勢,非投等債與公債的利差預期會擴大,想針對股票市場做對沖避險,建議從美國10年期或20年期以上公債入手。
日期:2025-03-24
雙線資本執行長岡拉克最新直播解析三大投資趨勢:標普500估值逼近歷史高點、2025年經濟衰退機率60%、美債殖利率下行空間浮現。
日期:2025-03-24
台股今年以來持續跟著美股震盪,投資人風險偏好降低,資金開始轉向穩健型資產,高息型ETF再獲投資人青睞。繼「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2024年亮眼表現,「FT臺灣永續高息(00961)」作為其升級版,於2024年10月中旬掛牌上市,除了加入ROE選股邏輯與ESG篩選機制,也在近期高息型ETF績效排名中奪得第一名。00961究竟是如何複製00919的成功之路?
日期:2025-03-23
今周刊編按:活得更久固然是好事,但也意味著退休後的日子更漫長,所需要的退休金將相應增加。假設65歲退休、預計活到90歲,以第一年每月消費支出2.5萬元與醫療準備金一年8萬元估算,合計約38萬元。後續再依每年2%的通膨水準滾動,總計需要準備1200多萬元,若扣除勞保、勞退目前月領中位數2.3萬元後,尚需自行準備的退休金約555萬元,該如何提早來準備呢?
日期:2025-03-23
今周刊編按:股民存股都想知道有沒有必勝的名單,除了用零股或定期定額買台積電(2330)之外,中華電(2412)、鴻海(2317)、中鋼(2002)及金融股也都是熱門存股標的。存股達人表示,存股最愛的金融股中最看好中信金(2891),其旗下有銀行、壽險,無論升息、降息兩頭都賺,可以說是金融股優先首選,而統一超(2912)、統一(1216)、全家(5903)、中保科(9917)、新保(9925)、台汽電(8926)、大台北(9908)、中碳(1732)等,也都比定存有利可圖!
日期:2025-03-23
中信金控18日法說會報喜股利上看2元,但19日卻被爆量借券賣出1.2億元,還被遭列「注意股」,法說會後五大法人對中信金今年股利平均預估落在2.2元,更有法人樂觀認為有機會上看2.3元至2.5元。市場法人分析,若以20日的股價39.95元、配2.3元,殖利率達5.75%、近6%,若配到2.5元,平均殖利率5%的話,股價有機會上看50元。
日期:2025-03-21
吃早餐,聽到老闆娘跟熟客聊天。熟客看起來是位60多歲的媽媽。她看著手機跟老闆娘說:「現在漲180點。我買的股票只有一檔賺,其它都賠。這檔賠20多塊,還有一檔賠100多塊。」老闆娘說:「没關係啦!反正没賣就没賠。」熟客說:「對啊,不賣就没有賠錢。」
日期:2025-03-21
根據今周刊社群投票,有68%的人在投資不利時會進行避險操作,但也有32%的投資人完全不做避險。而事實上,隨著川普當選後,今年台股、美股的震盪可以說是非常劇烈,像是美國的標普500指數,從波段高點回落超過10%,進入技術性修正區間,僅用了16個交易日,若是投資人操作時不進行避險,想必會大大影響投資績效,那到底該如何避險呢?以下文章將告訴您最適合避險的型態,以及不同商品適用的避險策略!
日期:2025-03-21
官股金控股因政府持股比例高、經營穩健、配息穩定,一直是存股族的鍾愛股。但在兆豐金(2886)、第一金(2892)、華南金(2880)、合庫金(5880)四檔中,哪一檔最值得長抱?建議可以從以下3個方向進行分析...
日期: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