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DRAM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DRAM共有750項結果
科技

力晶元老談力積電與晶合集成:沒有孩子長大了跟我競爭這回事 如何花七年做到中國第三大、全球第九大晶圓代工廠?

由力晶集團控股約兩成的合肥晶合集成,2017年底才量產,七年後已經躍升為中國營收第三大的晶圓代工業者,僅次於華虹集團及中芯國際(SMIC)。身上帶有濃厚力晶基因的晶合集成,不僅過去一年來單季營收一度超越同樣脫胎自力晶的力積電(6770),而且連續兩年獲利高於力積電,這不免讓外界質疑,力晶集團是否「把孩子養大了,反而跟我競爭」。對此身為力晶第二號員工(董事長黃崇仁是第一號)的晶合集成董事長蔡國智強調,力積電是在台灣,晶合集成在中國,「我的競爭者是三星」,而且沒有「我養一個孩子,他長大了,怎麼跟我競爭」這回事。他也說明,晶合集成之所以能在成立九年、投產七年後,擠進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之林,更是中國第三大,除了公司抓到2020下半年市場出現晶片荒的商機,移植自力晶集團的制度與團隊默契,以及董事會的快速決策及支持,都是重要原因。

日期:2025-03-25

國際總經

李在鎔首度認了「三星在生死關頭」,聚集2千名高層訓話:不戰則死,再下去我們也會被遺忘…

南韓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近日稱集團處於生死存亡關頭,要求高管背水一戰、深刻反思,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態度,應對 AI 時代的挑戰。他還宣佈,將根據論功行賞的原則,定期進行人事變動。三星電子周一 (17 日) 表示,李在鎔在「為恢復三星氣質的價值觀教育」活動中向三星所有關聯公司約 2000 名高管發表演講。他說:「三星正面臨生死存亡的問題,1999 年進入道瓊指數的 30 家企業中已有 24 家消失。再這樣下去,我們也會被遺忘。」

日期:2025-03-19

台股

川普亂流「選對股才能賺」!中鋼、大成鋼、長榮、台泥…跟著法人腳步搶主流股:12檔名單曝光

今年台股指數上上下下,投資人心情也隨之起伏。這時不妨靜下心來,研究法人布局,從中找出值得投資的好標的。

日期:2025-03-12

科技

為何美光CEO延攬劉德音進入董事會?兩人40多年前是柏克萊求學時同窗,原來還有這兩個交集

疫情期間,與劉德音有40多年交情的美光執行長桑賈伊,曾替台灣業者「喬」過台積電產能。如今,他延攬劉德音進入董事會,被業界視為美光想贏得HBM戰役的關鍵一手。

日期:2025-03-12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611期︱新產、健鼎2024年第4季獲利評析|股池更新

新產(2850)今年配息遠高於我們預期,65%上下盈配率可能成為新常態,故我們也順勢調高2026年配息期望值。健鼎不僅2024年獲利棒棒,今年前兩月累計營收年增率也相當不錯,是值得留意的強勢股候選者。

日期:2025-03-10

科技

三巨頭停產、中國擴產放緩 台廠盼迎轉單商機 台灣記憶體產業準備迎接春天?

近一年多來,台灣DRAM廠商在利基型市場面臨中國同業的紅海殺戮戰,現在市場傳出三大利多,台灣業者也力拚轉型,試圖從標準型記憶體的肉搏中脫身。

日期:2025-03-05

科技

提供備援製造據點 鎖定AI伺服器商機 美中夾擊 台二線晶圓廠兩路突圍

沒有台積電技術領先伴隨的優勢,在中國晶圓代工產能不斷擴充、客戶又迫切要求建立「非中國與台灣」生產基地下,台灣一眾成熟製程晶圓廠如何保有競爭力?

日期:2025-02-19

科技

廖宏祥專欄:從華為手機、DeepSeek談起...美國高科技封鎖下,中國AI真能殺出一條血路?

2023年以來,中美科技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中國的華為推出Mate 60 Pro手機,隔年推出Mate 70,都配備由中芯國際生產的7nm麒麟9000S晶片,大張旗鼓地宣示中國已經突破美國對其晶片的技術封鎖,並給反對封鎖的人士提供理由。

日期:2025-02-03

國際總經

台股AI含金量遠勝韓股,三星為何會嚴重掉隊?林宏文:和台積電對比,光是這點就輸很遠!

韓流襲捲全球,占韓國GDP約27%的三星卻在這一波AI熱潮中缺席。謝金河在《數字台灣》節目中邀請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朱立熙、今周刊顧問林宏文探討韓國。林宏文指出,過去10年韓國三星電子最大的挑戰是,第三代接班人李在鎔不斷的在官司訴訟、進出法院,「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做重大決策。」台積電因為掌握到AI而強大,他認為:「台積電如果一直好這麼強大,台灣的國力就會一直持續的強大,未來5年、10年就是台灣非常好的契機,可以好好把握。」朱立熙說明,韓國最大的問題是第一個階級社會,「以前有王室貴族、文武兩班、士大夫、常民,現在階級名稱雖然沒有了,但階級意識還在。」第二個是信用,全世界各國都有銀行在台灣有分行,唯獨沒有韓國的銀行,為什麼?「韓國銀行名字改來改去,誰敢把錢放在一個沒有信用的銀行,沒有信用的國家的銀行,這是和台灣最大的差異。」

日期:2025-02-03

科技

美光全台從南到北都有「很大的營建項目」,缺人往韓、印尼、越南、印度招手!下一步規劃是什麼?

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周五(1/17)舉行年度記者會,美光前段製造企業副總裁暨台灣美光董事長盧東暉也在會中分享美光在台規劃,以及人才招募細節。

日期:202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