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新藥股,往往因解盲一翻兩瞪眼,使得股價暴漲暴跌。若在投資前依四面向謹慎評估風險,就能多了解市場對新藥股解盲期是理性、高估或瘋狂階段。
日期:2022-10-12
網友Roxin說:一個月前我推薦了朋友夫妻陸續買了鴻海共140張,平均價就在107元附近,前幾天當股價跌到100.5元時,他們開始驚慌,當下我只能努力分享A大的影片給他們,他們也努力作了功課,因為今天鴻海的營收爆發,我對她們有了交代,而他們已成為A粉了,真的謝謝A大!(原文發布於10/8)
日期:2022-10-11
華為監事會副主席丁耘7日淩晨因突發疾病去世,年僅53歲。華為公司7日晚間在其員工社群「華為心聲社區」官網發布訃告說:「我們懷著沉痛的心情通知,公司監事會副主席丁耘先生因突發疾病,於2022年10月7日淩晨不幸去世,享年53歲(1969 ~2022)。」
日期:2022-10-08
編按:過去曾存800多張第一金的存股達人孫太,近幾年逐步換股改存00878,目前手頭已累計1500張00878,今年一季就能領息42萬,順利達到42歲提早退休的目標,為何孫太會選擇不存金融股,改存ETF呢?孫太在此要跟大家分享一個重要財商觀念「存股前期要股數,後期要現金流」。
日期:2022-10-06
在我處理過的買賣房屋糾紛中,房屋買賣常見的爭議,除了房屋本身的瑕疵(漏水、海砂屋、鋼筋外露)該怎麼處理的問題外,許多民眾常諮詢的問題就是:林律師,請問房屋買賣違約金如何計算?是不是上法院一定就不用賠那麼多錢?如何評估我是否該打酌減違約金的官司?
日期:2022-10-06
近年因新冠疫情,人人自我防疫甚嚴,導致流感疫情幾乎消失,但隨著全球逐漸解封、台灣國門也將開放,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今年秋冬流感疫情一定會流行,呼籲民眾盡速接種流感疫苗。而台北市10/1起,公費流感疫苗開放接種,一共分為2階段,第一波接種對象為65歲以上長者、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國高中生等,民眾可前往361家指定醫療院所,或是482個社區接種站施打流感疫苗。
日期:2022-10-01
豪門內鬥、妻子不被接受、自己被掃地出門、創立公司差點破產……,他是張國煒。他的每一個傷都難以承受,但他目前卻是台灣最受歡迎的企業領導人。過去的傷口,為他說了人生難得的激勵故事。
日期:2022-09-30
編按:台灣央行今年利率已連3升,中華郵政9/28也宣布調升存款利率,調升幅度為0.110~0.170個百分點。調幅較大的就屬「存簿儲金」,從現行牌告利率0.325%,調升到0.455%,調整幅度達0.130%。2022年的理財關鍵字,就是「升息」,而且還是利率「升升不息」。那麼之前解約定存、改買儲蓄險的人,是不是要後悔了呢?
日期:2022-09-30
台股周三(9/28)經歷360點大跌後,週四 (9/29) 呈現反彈格局,指數水位來到13,534.26點。展望第四季,復華投信表示,大盤已領跌反應至過去景氣對策燈號降至黃藍燈以下(23分)水準。短線在通膨等不確定性未排除、景氣領先指標年增率底部翻揚前,預估指數持續測試底部,大盤將於13,000至15,000 區間震盪。
日期:2022-09-29
編按:美股進入熊市,標普指數也跌至2020年12月以來收盤新低。台股今(9/28)以13816點開出,小跌9點。盤中傳出蘋果考量需求下滑,因此放棄iPhone增產,亞股全面下殺,賣壓出籠,台股跳水跌近300點,最低來到13515.11點。終場台股大跌360.52點,收在13466.07點,續創22個月來新低。盤面上權值股幾乎全倒,台積電(2330)重挫超過 2%,收在438 元回測前低 433 元支撐,鴻海下跌近 3%,面臨百元保衛戰。而台幣開盤時僅小貶1分,兑美元以31.79開出,之後貶幅又擴大,最低來到31.86,貶值8分,終場貶值9.1分,以31.871元作收。面對台股關關都跌破,財政部次長、國安基金執行祕書阮清華指出,今日是亞股全面走跌,國安基金會持續密切觀注後市,設法盡量穩住。他強調,國安基金都在場內,台股基本面不錯,希望投資人理性看待。據了解,國安基金目前定在10/6(四)召開第三季例會,以往例會都是月中才召開,此次特別提前一周召開。受Fed激進升息影響,加上主席鮑爾鷹派言論,市場信心脆弱、任何蛛絲馬跡都可能讓金融市場波動加劇,除了股市加劇動盪外,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1個基點至3.695%,過去一周跳漲24.8個基點,為4月以來最大單周漲幅。3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2.5個基點至3.611%,過去一周上漲9.3個基點,連續4週呈現走揚。而上周美國2年期、10年期及30年期公債殖利率衝上多年高點,追蹤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的ICE美元指數(DXY)也刷新20年新高。2年期公債殖利率升破4.2%,與10年期公債的利差擴大,導致殖利率曲線倒掛程度加深,投資人擔心Fed可能緊縮過頭,經濟衰退恐怕難以避免。
日期: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