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牛翻身震個不停,繼昨(9/18)日規模6.4地震,造成花東嚴重災情,今(9/19)日10:07又再發生規模5.9、深度13.4公里的地震,最大震度在花蓮紅葉5弱。氣象局昨說明,台東池上規模6.8地震才是主震,而主震發生後未來3天可能還會有規模5以上餘震,民眾要多留意自身安全;不過前氣象局局長辛在勤認為,台東2次地震並非同源「可以說都是主震」,而他也解釋,為什麼台北這次會這麼晃,主要是2因素造成。
日期:2022-09-19
台東池上今天發生規模6.8地震,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推測,跟昨天關山6.4地震一樣都是因為中央山脈底下斷層所引發,地震中心說,該地區地質堅硬、不易地震,可能累積百年能量,到昨天遇到某個點才開始斷裂。
日期:2022-09-18
昨(9/17)晚9點41分,台東關山發生規模6.4地震嚇壞不少人,許多民眾驚慌奪門而出,有的人正在洗澡忙著邊逃邊穿內褲,直至今(9/18)日仍餘震不斷,截止至14時44分,共77次連震。13時19分在台東池上又發生規模5.9地震,最大震度花蓮縣富里5強、台東縣成功5弱、南投縣玉山4級。13時54分又再度發生地震!台東池上鄉發生規模4.7餘震,最大震度台東縣海端、花蓮縣富里4級。14時44又更搖!台東地區發生芮氏規模6.8地震,震央位置:北緯23.14° 東經121.2°,震源深度:7公里。預估震度台東縣6級、花蓮縣6級、南投縣5級。也因為餘震過大,導致花蓮玉里驚傳大樓倒塌,傷亡人數待確認,中山民族路口更傳出建物倒塌,高寮大橋更是整條斷裂。交通運輸方面,花蓮東里站有一節列車車廂傾斜,畫面相當驚悚。高雄捷運也暫時停止,待巡檢過後恢復正常營運。台灣高鐵公司表示,受地震影響,啟動苗栗至左營間地震告警。共有12班次營運列車(南下4班、北上8班)於地震發生時暫時停車,以確保旅客安全。台灣高鐵現已展開路線雙線巡檢,後續各車次列車將在確認安全無虞後,逐步提速恢復正常運轉。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解釋,這次震度最強的地方在台東池上,有6強等級,是今(2022)年測到的最大地震,但奇怪的是「根據觀測這裡地震非常稀少」,提醒民眾未來2天內要注意規模5餘震。
日期:2022-09-18
「我11歲時開始跳霹靂舞(breaking),當時是跟一個我覺得超酷的鄰居哥哥一起練。我們小時候超hit hop(嘻哈)的,去回收區拿紙板舖在社區中庭就開始跳舞,因為會滑,還要別人幫你踩著邊邊。」
日期:2022-08-10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亞洲行」第三站來到台灣,週二(8/2)抵達台灣下榻君悅休息一晚後,週三(8/3)一早裴洛西率團訪問立法院,隨即前往總統府與總統蔡英文會晤。裴洛西獲頒授「特種大綬卿雲勳章」後,蔡英文隨後發表談話,感謝她對台灣長久以來的堅定支持,以及對提升台美交流的卓著貢獻。總統府規劃中午於台北賓館設宴款待訪團,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為座上賓。
日期:2022-08-03
今天上午9時5分發生芮氏規模6.0地震,全台有感,震央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地震深度6.8公里,屬於淺層地震;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年地震特別多,規模6的地震,加上今天的已經有6個;未來兩天內不排除還會有超過規模5的餘震,未來一周內也會有4到5餘震,未來一個月,則會有規模3到4餘震。
日期:2022-06-20
王政忠,在全台最窮平地鄉鎮教書25年,卻是台灣唯一一個獲得三大教育獎的老師!他的教室只有「樂在學習的孩子」,沒有「想要逃避的學生」,問起他教學的訣竅,他說「跟孩子一起學習!」這一切都要從一場意外的教學觀摩說起,讓他醒悟出台灣教育僵化的最大問題:「老師們總用過去的知識,教現在的學生,面對未來的問題。」直言,當了老師就停止學習,是對學生最大的不公平!於是他掀起一場學習革命,創立了全台灣最大的「教師自主學習營」
日期:2022-01-06
「地質學的研究是驚奇、冒險、熱血的事,開一周的車程只為了見到一顆石頭、走在還有水流的河床上尋找斷層的露頭,地質學家克服了這些辛苦後得到的是地球誕生的故事;而現在地質嘉年華準備了最安全的路線及全臺最獨特的地質景點,正用同用的態度,把民眾帶去野外親身感受地質的魅力」,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鍾令和博士說。
日期:2021-12-28
從2017年試辦至今,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計畫」累積豐碩的成果與能量,在疫情期間為社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迎接疫後生活新常態,USR推動中心計畫總主持人蘇玉龍如何帶領各校USR擴展新量能?
日期:2021-12-03
核四是否該重啟?台大地質科學系研究所教授陳文山認為,台灣核一至核四廠周遭有很多活動斷層,一旦發生大地震,將會對台灣造成巨大災害;長期關注核電議題的楊斯棓醫師滿懷憂心的說,在台灣這個彈丸之地,如果發生核災事故,以半徑三十公里當疏散範圍,恐怕有多達幾百萬人要疏散,台灣能夠扛得起來嗎?
日期: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