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50萬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50萬共有1410項結果
稅制

阿伯名下2棟房,不想讓配偶繼承遺產,又怕過戶給小孩晚年沒人理?1招預防子女不孝「隨時能把房產拿回來」

王伯伯是被女兒推著輪椅進我辦公室的,但聽說在中風之前,他也是叱詫風雲的一位老闆。

日期:2023-08-10

退休

40歲不婚不生、月薪4萬,老後全要靠自己!達人教你:如何存股0050打造「退休月領4萬養老金」

終於在65歲滾到1500萬之後,如果退休剛好遇到黑天鵝,導致0050股利大縮水怎麼辦?用近5年最低的平均殖利率來壓力測試看看,最低出現2021年的2.48%...

日期:2023-08-08

政治社會

獨立董事每年開幾次會就能拿高額報酬?6成獨董拿不到100萬!ESG「永續治理與獨立董事調查」出爐

中華獨立董事協會與《今周刊》合作,於今(2日)舉辦了「永續治理與獨立董事關鍵調查」記者會,從董事會的高度審視公司治理和ESG永續發展行動的實際成效,並提出相應的永續治理改進方向及建議。調查結果也打破了外界對獨立董事每年只須開幾次會就能領取高額酬勞的刻板印象,獨董協會調查發現,我國有六成的獨立董事每年的報酬都低於100萬元。

日期:2023-08-02

台股

40歲存股100萬,65歲退休月領5萬!達人1招無痛滾出千萬養老金:本金不用多、股息花到老

一個月就有5萬以上的被動收入,這應該很好過活了,而且這些股息還能不斷抗通膨成長,這一切都來自40歲所投入100萬的統一(1216) 股票,這不是很划算嗎?而且你也不用擔心高齡化,因為活越久股息成長越多,就有花不完的錢了...

日期:2023-08-01

台股

存股30年一場病化為烏有!在台灣不可能老了還租房,除了退休金,財富自由還有5個門檻

究竟達成什麼條件才稱得上「財富自由」?答案因人而異。大部分人給出的答案是,只要被動現金流足以應付各種生活開銷,就稱得上財富自由。

日期:2023-07-28

退休

如何才能提早退休?月薪32K小美工40歲財富自由:0050存股4步驟放大資本、年領300萬養老金

身為專職投資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先送小孩上學。因為我的投資方式是以長期投資為主,不需要每天盯盤,因此會把上午的時間用來看書,下午則是我的工作時間,包含研究股票、寫文章等,如果當天工作順利,我會趁接小孩回家前去運動一下。

日期:2023-07-26

職場

定存18%早不復存在...這年頭考公務員是鐵飯碗還是豪賭?父母都是公教人員,他點出投身公職5大優點

在新聞上看到某家求職網站做了一項調查,指出台灣有82% 的上班族有報考公職的意願,另一項統計資料則顯示全國有超過15萬人正在準備公職考試,這兩項數據對身在台灣的你我或許不會意外,畢竟近年的經濟狀況讓大家很有危機,公職似乎是個很好的職場避風港。但凡事總有一體兩面,我們就來談談投考公職的好與壞。

日期:2023-07-24

國際總經

新能源國際論壇》國際銀行只認台積電,其他廠難買綠電...王美花:規劃擔保機制助攻融資,近期公佈!

台灣許多參與國際供應鏈的廠商亟需購買綠電,但在離岸風電開發部分,因國際大型融資銀行與出口信貸機構,對台積電以外的台廠不熟悉,導致開發商信用評等受影響,且融資信心不足,讓台積電以外廠商難買綠電。《今周刊》周一(7/24)舉辦第七屆「新能源國際論壇」,經濟部長王美花以「能源政策新藍圖」為題演講時透露,政府已就此設計出口信貸擔保機制,要讓這些台廠買得到綠電,近期將會公開說明。王美花說,近期國內幾家大廠反映其國際客戶對2030年前的綠電要求突然變得很明確,現在就得下訂,因此擔保機制對離岸風電第三階段第一期開發很重要,能讓離岸風電開發時可尋求更多元的買家。《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致詞時則指出,自2017年首屆「新能源國際論壇」後,台灣能源轉型展現卓越成績,如風光發電在今年7/7中午達到806.5萬瓩(kW),風、光電雙創歷史新高,每5度電中就有1度電是綠能,這是台灣能源轉型最「風光」的一刻。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蔡佳晋則致辭表示,台灣須重視開發太陽光電時土地取得的問題,如台灣農地不比日本少,而日本糧食自給率35%、台灣32%,日本的案例顯示,其糧食危機並不構成再生能源發展阻礙,重點在如何協調、說明。

日期:2023-07-24

生活消費

趣放假掌握「未來數據」 Klook、KKday、訂房網搶合作 一款App幫百萬人解旅遊規畫痛點!

一名熱愛旅行的軟體工程師,只因懶得規畫,便靠一台電腦、2個人、6個月,創建出能複製行程、共同編輯的旅遊App,以後甚至只要「動嘴就好」?

日期:2023-07-19

政治社會

新制補闕漏仍挨批打假球 加徵空屋稅或可解套 囤房稅2.0 為何52萬囤屋族沒在怕?

蔡政府執政7年多,終於正視過去不願面對的囤房問題,趕在卸任前提出改革方案,但內容被外界質疑打假球,僅是選舉「反射動作」,這項新制為何無法落實居住正義?

日期: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