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加拿大籍知名華文作家李怡,本名李秉堯,曾先後草創《伴侶》半月刊、《文藝伴侶》月刊、《九十年代》雜誌。早年關注臺灣黨外運動,志切兩岸三地現況,悉力政經局勢發展,曾撰寫《香港蘋果日報》的社論《蘋論》,經常公開批評中國共產黨,是華人地區重要意見領袖。因立場反共,2020年《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李怡選擇移居台灣,2022年10月於台北國泰醫院病逝,享壽86歲。獲當時的總統蔡英文明令褒揚。2022年6月,李怡與《九十年代》台灣版負責人邱近思在台北登記結婚。《我與李怡》這本書是作者邱近思在李怡離世之後的療傷之作,也是她允諾心愛之人,以文字還予一個完整人生的作品。本文摘自摘錄自《我與李怡》,同時是李怡《失敗者回憶錄》未完成的篇章。
日期:2024-10-25
今周刊編按:00940(元大台灣價值高息)週三(10/23)公布第5度配息金額,沒想到沒像前4次配發0.05元,而是縮水到0.04元,以目前股價9.66元計算,單次殖利率0.41%,年化配息率跌破5%,預計11/7除息,11/6為最後買進日,12/2股息入帳。今年曾引爆搶募風潮的00940,因為祭出10元平民價搶市,連出家人都被吸引前來開戶而掀起話題,成立初期規模更一口氣衝破1750億元,寫下台股ETF紀錄,並獲「千億巨嬰」封號,目前擁有90萬8150名股東,股價則是仍跌破發行價。
日期:2024-10-24
PChome網路家庭集團(8044)於周三(23日)傍晚公告,董事會決議通過私募普通股案,引進統一企業(1216)參與認購其私募普通股。網家這次私募普通股案總共將發行61,694,120股,約佔網家增資後已發行股份30%。至於這次私募實際定價日及實際私募價格,網家擬提請股東臨時會授權董事會,根據市場狀況訂定,網家預計於12/19召開股東臨時會。若以3成持股計算,統一企業將成為未來網家的最大法人股東。在統一入股網家成為最大法人股東後,週四(10/24)開盤網家直攻漲停價34.9元,委買張數高達7.9萬張,顯見市場樂見組織有新血進入,而統一則是小漲1.5%。
日期:2024-10-24
編按:作者RYAN爸爸是一位年約40歲的高中數學教師,平時喜愛研究投資以及閱讀,於2022年創立IG帳號「RYAN爸爸理財誌」,分享自己的投資存股經驗、心得和理財書籍,存股邁入第16年,曾因為不正確的投資心態而損失慘重,終於在2024年股息突破百萬元關卡,存股策略不僅領取股息,也致力於總資產的增長,朝著股息與資產增長的雙贏計畫持續前進。
日期:2024-10-23
隨著台灣新生兒數量持續創新低,2023年僅有13萬5千名嬰兒誕生,顯示出當前社會面對的生育挑戰。因而現今準父母們,如何給新生寶寶安全的照顧,產後護理之家提供的服務與緊急應變,這些都變得格外重要。身兼惠心產後護理之家執行長、護理督導長、母乳哺育種子講師、同時身為孩子媽媽的王嘉慧,結合自身經驗以四大重點需求,打造爸媽們的理想服務環境。
日期:2024-10-23
星宇航空(2646)將在10/25掛牌上市,掀起史上最熱抽籤潮!證交所統計這次共有172.19萬人參加星宇新股抽籤申購,創下歷史新高,中籤率原為2.32%,因有12萬件不合格,中獎機率提高到2.48%。以台股開戶股民人數1309萬8939人計算,相當於每7.6個人就有1個人參加。
日期:2024-10-21
「今年其實上修(全年營收成長)兩次,上一季度預測25%上下(mid-twenties)、這次是快30%...」。台積電團隊來回確認著數字,因為10月17日台積電第3季法說會上,台積電預期以美元計的2024年營收,將較去年成長達接近30%。
日期:2024-10-17
儘管全球半導體業才歷經設備商艾司摩爾(ASML)財報利空衝擊,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沒有辜負投資人與外資對它的期待,在第三季交出合併營收7596億9千萬元、稅後純益3252億6千萬元,以及每股盈餘12.54元的好成績。台積電再度扛起全村的希望一角,美國投資人先有反應,在法說會進行到快至尾聲時,台積電ADR(TSM)一度在美股夜盤拉升、漲逾7%,衝上200美元,寫下歷史新高價,後續能否持續吸引投資人眼光值得留意。
日期:2024-10-17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拋出「到菲律賓種綠電,再以海底電纜送回台灣」構想,遭在野黨立委炮轟。他周四(10/17)出席活動時再次強調,拋出此命題與大家討論,不可能是要去買更貴的綠電回台灣,唯一的目標,就是要幫助需要綠電的台灣廠商,都能買到更便宜的綠電。對於藍委王鴻薇點名郭智輝「應下台回去做董事長」,表示過去扁政府有「誤入叢林的小白兔」經濟部長,如今賴政府有「誤入叢林的老黑兔」。郭聞之反問在場媒體「你認為我是(小白兔)嗎?」「我怎麼可能是小白兔」?郭智輝強調自己並未「誤入歧途」,並表示大家很清楚他今天為何捨會棄當了10幾年的教授、40幾年的董事長身份,就是為了能回饋他過去在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所學與經驗,為了替台灣創建經濟成長,所以他才來經濟部。
日期: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