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2021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2021共有6782項結果
國際總經

南韓拚全球前4軍火供應國、台灣有個隱密飛彈製造鏈!「這是個資本市場挖掘寶藏的處女地」

2023最大的亮點產業:全球軍工產業奔馳!今年在聯準會暴力升息下,像航運、半導體、資通訊產業、自行車、運動鞋、高爾夫球頭等產業都面臨供需失衡的庫存調整壓力,反而是疫情受困三年的產業大翻身,像跨境旅遊、航空客運等都谷底翻身,最近大家都在談張國煒的星宇航空股價大漲。

日期:2023-02-19

債券基金

0050、0056、00878規模破千億!投資人愛ETF遠勝基金,林奇芬看台股ETF:這1檔表現意外的好

2022年台股大跌22%,但是台股ETF規模持續暴衝,反而台股基金規模卻縮水。投資人愛ETF不愛基金,實在太偏心。究竟,ETF的績效真的比基金還要好嗎?其實從績效看,台股基金表現遠勝ETF,尤其在多頭市場表現更為亮眼。只是基金贏家每年換人當,投資人要懂得精挑細選。而ETF目前類型也越來越多,投資人要選市值型、產業型還是高股息呢?

日期:2023-02-18

保險

勞保最快5年後破產,你領6千元能心安?王儷玲:只靠撥補、改革方案再不提,就真的沒救了

立法院在新會期即將審查《全民共享條例》,民眾在開心即將領到6000元的同時,民眾黨示警:「勞保虧損嚴重,要防止破產至少每年須撥補1千多億元,現在每年撥補百億根本不夠。」在勞保破產危機持續壟罩的情況下,民眾領6000元能心安嗎?

日期:2023-02-17

科技

CES未來科技正發生

科技競合、烏俄戰爭、通膨考驗下,CES 2023疫後重磅登場,揭示全球科技產業風向,展中聚焦智慧載具、健康科技、元宇宙與綠色永續四大議題,支持創新持續萌發,為未來描繪嶄新生活樣貌!

日期:2023-02-17

政治社會

健保費率可望連3年不調?薛瑞元揭3原因…健保收支連5年赤字後首度有結餘!全靠補充保費支撐

現行健保費率已經兩年沒調漲,明年是否調漲備受關注。衛福部長薛瑞元周五(2/17)表示,「明年保費費率不漲,是往這個方向」,不過,還是要依照法定程序,看今年收支情況以及明年總額,並透過健保會審議通過才能決定,但希望達到連續3年不漲為目標。至於為何能夠不漲保費?薛瑞元表示,主要有3個原因,一是去年補充保費收入超乎預期,有結餘;二是行政院今年已編列240億元健保基金;三是立法院正審議「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可能會再撥補200億,所以有機會達到明年底1個月以上的健保安全準備金。薛瑞元說,明年費率最終是否可以如願不用調整,還是要看收支狀況,明年總額預算等來通盤考量。日前有媒體報導,健保收入連5年赤字,2022年終於「由負轉正」!根據健保署分析,除了基本工資調升、軍公教調薪,以及投保金額上限調整外,國內經濟在疫情期間交出亮眼成績,補充保費大進帳也是原因,光是去年1月到11月,就挹注653.8億元,超越開徵後的每年總金額,創下史上新高。(原文刊載於2023/2/13,更新時間為2023/2/17)

日期:2023-02-17

房地產

房貸補貼一次3萬你拿得到嗎?住雙北、夫妻、近年買房恐怕只能乾瞪眼 1族群較有機會

行政院會2/16通過內政部提出「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方案」草案,符合相關條件者,一次撥付3萬元,會中公布四大條件,相關資格公布後,立即掀起許多房貸族激烈討論。

日期:2023-02-17

稅制

2023年贈與稅免稅額244萬!長輩財富傳承要懂的遺贈節稅事:這樣做1個月可給子女1176萬

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沒有較上次調整的指數累計上漲10%以上,所以2023年遺贈稅的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不計入遺產總額的生活必需之器具、職業上之工具,這4項金額均與2022年相同。

日期:2023-02-17

生活消費

大屯火山動了...與斷層無關!台北規模3.1地震「震央在北投」 陽明山為何像被撞一下?氣象局曝原因

週五(2/17)早上台北約莫9點8分發生芮氏規模3.1有感地震,最大震度3級,震央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台北市政府北方14.1 公里,地震深度4.8公里,台北市、新北市地區震度3級。儘管規模不大,但震央相當淺,使得不少民眾直呼「晃了好大一下」,還有在陽明山的民眾說「像是被撞了一下」。不過特別的是,氣象局官網直到另一起9點22分位在花蓮的地震發生後,才更新台北的地震資訊。本次台北市地震震央落在大屯火山群,靠近山腳斷層。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陳國昌研判,此次地震與大屯火山活動有關,該區域近20年造成規模3以上地震有17次,並非罕見,從地震波形來看也非火山噴發的前兆。

日期:2023-02-17

國際總經

氫能崛起,未來火車、飛機、船隻都能靠它發動 全球逾30國積極研發「2因素」卻成普及障礙

根據《財訊》報導,氫氣成為全球能源顯學,為了淨零排碳、能源安全等因素,都促使各國競相發展氫氣技術。在綠氫當道的情況下,擁有天然資源的國家可能趁勢崛起。

日期:2023-02-16

科技

想做生意,節能成必考題!2020年這件事,台積電跨出降低碳排放第一步...供應商蓋新廠也要節能評估

根據《財訊》報導,台積電是全球第1家加入RE 100組織的半導體公司,他們從碳盤查開始,每月開會檢視使用能源的狀況;未來,想做台積電生意,節能將是必考題。2020年11月,1艘來自奈及利亞,滿載碳中和天然氣的貨輪在高雄永安天然液化氣廠靠港,台積電正是碳中和天然氣的買家之一。跨出這一步,讓台積電碳排放降低47萬公噸,光這一項改變,就讓台積電當年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碳排放下降6%。

日期:2023-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