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2020年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2020年共有6998項結果
情感關係

周慕姿:剛結婚時幫老公洗衣服,卻被嫌晾得不整齊...設定界限第一原則「不委屈自己做不想做的事」

編按:親密恐懼,是來自童年時父母未給予我們足夠的關愛,甚至情感、肢體虐待……這些創傷,在我們建立親密關係時,一旦出現壓力或衝突,我們很容易用戰、逃、僵或討好的「生存策略」因應。但生存策略築起的防衛心牆,無法讓我們認識彼此,反而強化我們對「生存策略」的依賴,自我價值更低落,最終,我們離渴盼的愛越來越遠,形成最令人悲傷的惡性循環。慕姿心理師以心疼的口吻述說:「我寫下《親密恐懼》,想要試著爬梳,那些人生的坎,如何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成為關係中的另一個坎。」她期盼讀者們能藉由本書,開啟親密關係裡不同於以往的嶄新選擇,而不是一再重蹈覆轍、一再悔恨心傷,讓我們都能在親密關係裡擁有愛與歸屬,也能好好愛人,好好被愛。

日期:2023-12-20

政治社會

民團:分離課稅才能照亮黑市 造福百萬租屋族 租金補貼打水漂 逼出隱形房東須修稅制

台灣租屋族達上百萬人,卻有7成至9成的房東為逃稅未申報租屋事實。立委及民團點出,政府若不推動房東「分離課稅」,讓租屋真正達到透明化,再多住宅政策都是打水漂。

日期:2023-12-20

房地產

哪個縣市投資客比較多?銀行協理教你從近2年「6都房地合一稅收增減+空屋率」看房市近況

從空屋率、房地合一稅了解房市買氣,均屬於落後指標。消費者信心指數中的「購買房地產時機」,則是領先指標。

日期:2023-12-20

台股

台股最火熱 的族群,看懂他們的鍍金之路 火線解密 千元股傳奇

(今周刊1409)隨著台股資金活水愈來愈多,企業迎來大趨勢商機、屢屢寫下高獲利傳奇,千元股也脫穎而出,從以往的一枝獨秀,蛻變成一群燙金新貴。這些公司如何走出鍍金之路?誰有膽識與眼光、一路相挺獲得豐厚回報?千元股又教會我們哪些事?

日期:2023-12-20

健康

30週年的憶往與前瞻,攜手讓台灣感染管制成果在全世界發光發熱。

回首30年前,1988年我在台大醫院完成5年住院醫師訓練後即升任感染科主治醫師,從第5年住院醫師開始就在謝維銓教授的引領之下,全面參與了台大醫院感染管制小組的各項工作,1989年即成為台大醫院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0年應邀開始擔任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1年擔任羅東博愛醫院院內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2年起也成為衛生署防疫處成立的院內感染管制諮詢小組的委員。一方面直接在醫院執行感染管制的第一線工作,另一方面也參與全國院內感染管制制度上的討論與政策建議。

日期:2023-12-19

台股

「台股2萬點只是時間問題」經濟學家林啟超:5到12%差距很容易突破,但得留意2大風險

「台股上2萬點只是時間的問題、是容易突破的,但要關注的是市場上對台灣還有其它擔憂,像是:貨幣政策狀況、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國泰世華銀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在談到台股展望時如此說。

日期:2023-12-19

健康

提前布署感染管制,無懼百年大疫威脅 細菌病毒全年無休,借鏡以國疫苗政策

COVID-19在過去三年多來讓全球人仰馬翻,重創經濟,也暴露出感染管制上的潛在風險,COVID-19新冠疫情不僅帶來重症、死亡威脅,許多人在確診痊癒後仍因長新冠困擾。面對不斷變種與潛伏的疫情,全民唯有攜手落實「感染管制」,才能降低、甚至阻絕疫情衝擊。

日期:2023-12-19

健康

新冠病毒變不停,如何維持群體免疫? 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大作戰

根據衛福部2022年十大死因統計,該年「COVID-19」的死亡人數為1萬4,667人,超過肺癌死亡人數(10,053人),且年齡層在65歲以上占了86%!疫情高峰期的挑戰已過,但威脅始終存在。

日期:2023-12-19

政治社會

黎智英關1千多天,首次出庭裝甲車戒備…首宗勾結外國勢力案審訊,派3名國安法法官「卻沒陪審團」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指請求外國對中國及香港實施制裁,涉違國安法,他和三間《蘋果日報》相關公司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共四罪,今(18日)在西九龍法院(暫代高等法院)開審,為首宗涉勾結外國勢力罪的審訊,並預計先處理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的檢控時限等法律爭議。法庭下午聆訊完畢,案件押後明天再續。

日期:2023-12-18

理財

20歲開藍寶堅尼,車上鐵定是屁孩?吳淡如:達到財富自由第一步,趕走內心4個「窮鬼」

當你看到一位20歲的年輕人駕駛著一輛藍色的藍寶堅尼經過,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吳淡如在其著作《人生實用商學院:誰偷了你的錢?》中就提到,指出人們對此可能有著不同的感受:羨慕、嫉妒、憎恨,或是對年輕人家庭背景的揣測。這些情感背後,潛藏著我們的不滿、孤獨、恐懼、自卑和好勝心理。吳淡如強調,雖然好勝心本身不是問題,但當它引發嫉妒和比較心理時,就會轉化為負面情緒。這樣的心態會導致人們發出負面評論或甚至詛咒他人,而不是保持積極正面的思考。這不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那麼,你認為如何應對這種情況,以維持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呢?

日期: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