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2019������������������������������������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2019������������������������������������共有6120項結果
科技

高雄這航太業獲利王!意外中兩箭重傷怎辦? 「危機讓很多公司關廠,只要我們存活,這些都會變成肥料」

國內飛機零組件廠駐龍,過去被稱為「航太業獲利王」,卻因疫情衝擊營運,所幸駐龍靠著兩招「深潛」策略調整體質,營運自底反彈,未來將撥雲見日。

日期:2021-09-29

傳產

「疫」同成長,桃機啟動五年大建設

疫後新生活啟動,箇中的甘苦,處於防疫最前線的桃園機場最為清楚。國際疫情嚴重衝擊全球航空市場,桃園機場客運營運也大受影響,但貨運卻反倒更暢旺,桃機走在前面,持續擴大投資,爭取成為航空貨運業永遠最強的後盾。

日期:2021-09-29

政治社會

2021臺灣循環經濟週總動員 產官研攜手建構永續綠台灣

引領永續打造循環生態圈、跨域整合創造產業新商機,2021臺灣循環經濟週由經濟部、環保署、農委會、內政部、工程會攜手籌劃系列活動,整合動脈及靜脈產業能量,展現台灣永續新實力。特於今(9/28)日召開「2021臺灣循環經濟週跨部會記者會」,本次活動結合台灣政府部門、在地資源、產業生態、綠色經濟,期待在活動期間將臺灣循環經濟的各項執行成果與未來願景展現給全世界。

日期:2021-09-28

科技

年收5兆台幣鴻海董座親口揭露 「創業路上太多挫折 50歲後才有所領悟」 沒想到後來被郭董欽點接班!

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兩年前從郭台銘手上接棒,掌管了這家年營收超過5兆台幣的大企業。他2007年才加入鴻海,12年後就接下鴻海集團的棒子,儼然是人生勝利組的絕佳代表。但劉揚偉前(26)日對一群青年學子表示,他不僅多次創業,而且在創業路上跌了好幾次跤,多次失敗,對於創業的一些體悟都是到了50歲之後才有。

日期:2021-09-28

科技

網購從下單到出貨最快只要10分鐘!訂單暴增10倍也能從容應對 揭密Yahoo背後的「AI神隊友」

衛生紙快用完了,毛小孩的飼料也得添購,這時,只要滑開手機,進入「Yahoo奇摩購物中心」,動動手指下單,商品就可在24小時內送達;但,消費者看不到的是,從下單、揀貨、包裝到出貨,這一連串過程,最快僅須10分鐘,這種過去難以想像的「神速」效率,Yahoo究竟是如何辦到的?

日期:2021-09-28

理財

1檔掌握ESG + ETF兩大正夯投資術 輕鬆拉近您與收益的連結

疫情延燒衝擊各國股市,ESG基金與ETF卻逐漸變成當前熱門投資的主旋律。滙豐ESG多元資產組合,重點聚焦全球永續投資主題範疇的ESG子基金,而且ESG策略力抗波動,追求永續報酬機會,並規劃攻守兼備投資組合,以及運用不同資產類別的相關係數,有效分散投資風險,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ESG基金,輕鬆拉近您與收益的連結。

日期:2021-09-28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71期︱蘇州限電措施,為何是高耗能產業龍頭的長線保護傘?

中國缺電與地區輪流供電時有所聞,但最近台商匯集地—大蘇州地區的斷然停電措施,正式地使能源缺口與碳中和問題浮上檯面。雖然停電不可避免地打擊台商的出貨進度,但中長期而言,這也是因供過於求、價格一直遭到壓抑的工業原料與電子元件獲得平反的一個契機。

日期:2021-09-27

國際總經

與台灣同樣緊鄰極權勢力…30年前立陶宛人賭上一切爭取獨立 他們如何全力捍衛民主、硬頸自立?

一直到現在,薩卡利埃內(Dovilė Šakalienė)都還清晰記得那個溫暖的夏夜,曾以政治犯身分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祖父在她耳邊說:「孩子,我本來以為要一直等到妳的兒孫輩,才有機會見證立陶宛重新成為一個自由國度,但這一刻我突然感覺,在我有生之年,也許還能看見立陶宛獨立。」

日期:2021-09-26

台股

指數目標高點21597不可能?謝金河:站在台股關鍵十字路口,投資研究更要卯足全力!

台股的十字路口。這期今周刊製作了一個封面故事,邀請各方有看法的專家,共同探索台股的方向。每一次股市走到關鍵的位置,我都會仔細觀察有想法的專家的意見。

日期:2021-09-26

國際總經

你怎能不愛立陶宛? 區區280萬人小國 為台灣頂住中國壓力 原來北京超care是擔心「這檔事」!

台灣與中國交手不只是在東亞,也在遙遠的歐洲,特別是今年超級挺台、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的立陶宛,以區區近280萬人的小國,力抗14億人口的「大魔王」中國壓力,很難不令人注意及激賞。國人對立陶宛較熟悉的,或許是今年已經兩次捐助新冠疫苗給台灣,且本周宣布的第二次將捐助23萬多劑,幾乎是第一次捐助數量的十倍有餘!今年立陶宛有兩件事大大挑戰了中國,先是5月率先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立陶宛已加入九年);接著是7月宣布雙方議定,我國將在立陶宛成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立國也打算年底前在台北設立館處。由於這是少見由外國政府同意我方以「台灣」為名的駐外代表機構,而非「台北」,大大提升了實質官方交流程度,讓北京大怒,並於8月召回駐立國大使以表抗議。國際關係學者認為,北京之所以強硬反對立陶宛對「台灣代表處」開綠燈,甚至下重手報復立國,就是擔心此例一開,恐使其他東歐國家、甚至其他西方國家,都「循例」提升與台灣的實質外交關係,造成骨牌效應,導致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影響力倒退。

日期:20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