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日本央行10/31貨幣政策會議結束後宣布,調整殖利率曲線控管(YCC)政策,同時決議維持隔夜利率在負0.1%不變,並調高通膨率的預期,使得日圓兌美元貶破150關卡。週三(11/1)日圓續貶,一度觸及1美元兌151.7日圓,台銀日圓現鈔牌告價則以0.2179元開出,後續貶幅收斂匯價小幅回升。若以兌換新台幣10萬元來看,目前約可換到45萬8926日圓,相較今年5月初高點匯價0.2321,當時只能換到43萬848日圓,今現賺2萬8078日圓,相當於台幣6118元。
日期:2023-11-01
大雄看到小明長期投資股票,獲得不錯的報酬,於是也想仿傚成為一位長期投資者(存股者)。
日期:2023-10-30
滙率在不知不覺中牽動國家命運,這一集「數字台灣」,我邀請台商廖金漳及在中國經營管理諮詢業務的袁明仁先生來談過去30年來的台商在中國經商的變化,廖金漳先生因為口快批評習近平,最後落得淨身而出的命運。其實,台商是過去30年中國經濟風起雲湧的最大受益者,關鍵時刻出現在1994年!
日期:2023-10-15
美中角力戰造成世界的變化,最近美國重返亞洲,想在亞洲建立新盟友和舊盟友,新盟友包括日本、韓國、菲律賓,舊盟友如越南等國。謝金河在《數字台灣》節目中指出,美國將東協當成分散中國重要的生產基地,以美國前5大科技公司為例,iPhone在印度的生產比重在2025年提高到50%。微軟、Google、亞馬遜、特斯拉,都到印度。他認為,每個國家都會選擇對自己最佳利益的一方,「如果選錯邊可能國家的命運會帶來非常大的影響。」此外,這幾年中國產業鏈紛紛外移,台商前進東南亞設廠,有便宜勞工,加上政策補助,都有利東南亞經濟的成長。
日期:2023-10-11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今日(10月5日)揭曉,由現年64歲的挪威劇作家佛斯(Jon Fosse)獲獎。諾貝爾獎官網敘述,「佛斯用創新的戲劇、散文,描述出那些難以言喻(unsayable)的事物」。
日期:2023-10-05
《財訊》雙週刊報導,我國第一艘自行設計建造的柴電潛艦「海鯤號」,9月28日由蔡英文總統主持命名暨下水典禮。這艘原型艦,不但完成蔡英文兩任總統任期最重要的國防政見,也宣示台灣艱辛的「潛艦國造」之路,走了漫長的30年之後,終於接近最後一哩路。依照規畫,由台船建造的「海鯤號」10月展開泊港測試,明年四月進行出海測試,若一切順利,明年年底前將交船給海軍編入作戰序列。後續進程希望2025年達到3艘潛艦,2027年達到4艘;未來會有8艘自製潛艦加上購自荷蘭的兩艘劍龍級潛艦,將可組成一支有效的潛艦艦隊,防禦中國海軍入侵我國戰略海域。
日期:2023-09-29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國微信公眾號:最華人(微信ID:wcweekly)作者:滄海明月生
日期:2023-09-23
前言: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已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為何掛牌公司無懼更名繁複手續,寧可改名面對股民?是企業轉型、還是期待更名氣象一新帶動股價?今周刊查訪各公司基本營運概況,讓股民能進一步了解其改名的目的與可能的想法,在投資路上能有更多參考可依循。-----------------------中部營建股王總太(3056)配息大方,一直是存股族最愛。以2022年來說,合併營收86.98億元,稅後純益達22.09億元,每股純益(EPS)9.81元。今年股東常會通過配發8.2元股利,其中4.1元為現金股利、4.1元股票股利,創歷年新高,近3年殖利率超過15%。今年6月,總太宣布更名為「富華創新」,讓許多股民大感吃驚。總太集團主席吳錫坤早前表示,因政府政策作空房市,悲觀看待房地產前景,未來公司業務將不再局限於房地產,會朝多角化發展,並轉型為控股公司。
日期:2023-09-20
資本市場風起雲湧,有不少人把目光轉向未上市公司,尋找明日之星。《今周刊》製作「未上市100強」,篩選出獲利較佳或生機盎然的趨勢產業。觀察未未上市100強成員,不少績優公司背後有強大的股東奧援,「小金雞」特色相當明顯,其中一個就是家登旗下的家碩。
日期: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