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10%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10%共有10000項結果
台股

過去威脅政府的台商,現在聲音小很多…謝金河喊現在是大改變時代!為何呂宗耀說台股沒天花板?

正在進行美國總統競選的川普日前稱「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產業」、「台灣應付保護費」一說,讓台積電上週股價大跌,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最新《數字台灣》節目中指出,許多美國科技股都面臨沉重跌幅,台積電在美國ADR跌到季線以下、半年線間,台積電面對回檔壓力,但是基本面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謝金河語重心長地表示,過去一段時間很多台灣企業界老闆說,「兩隻大象打架,千萬不要選邊站」,但可以看到選錯邊的企業和國家,現在都付出很大代價。「過去常常威脅政府的中國台商,現在聲音已經小很多,相信這是一個大改變時代。」呂張投資團隊總監呂宗耀也從地緣政治和美國白宮的機密文件,提出AI 5、台灣超額儲蓄和殖利率等3大因素,認為台股沒有天花板,短期的震盪只是跑累了休息而已。

日期:2024-07-29

ETF

「我的瑪莎拉蒂車牌是0050」背後故事!政大教授:為何我不賣0050、辦車貸分期付款...1條投資公式,資產翻5倍

投資0050超過20年,資產成長至少5倍!頂尖財金學者周冠男,首次公開長期不敗的理財策略。

日期:2024-07-29

ETF

0050跌10%就受不了想賣股,改存高股息更安心?達人投資ETF 10年滾千萬:「3點分析」配息≠穩穩賺

編按:在PTT被鄉民封為「哆啦王」的張遠,曾任教於德明財經科技大學,身為台大歷史學系博士的他,不但是《哆啦A夢》達人,更是指數投資的忠實信仰者,投資ETF超過10年,投資部位已累積超過千萬元。

日期:2024-07-29

傳產

曾嬿卿辭中央社社長 職務由陳正杰暫代

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中央社今年成立滿100年,卻傳出人事異動,社長曾嬿卿日前請辭,中央社29日召開開董事會通過該人事案,社長一職由副社長陳正杰暫代。

日期:2024-07-29

全球股市

一輩子只懂存錢,66歲退休媽靠股票賺大錢!36歲財富自由、身價60億分析師兒子:6個關鍵致富秘訣

66歲一輩子勤儉持家的林女士,只要存到一點錢,就慢慢買進房地產,累積資產。不知不覺間,她也到了退休的年紀,幸好她的退休生活,不需要為錢煩惱。 但是飆漲的房價加上崩跌的利率,不管是銀行利息,還是房屋租金,報酬率都相繼變少。所以林女士果斷決定,她也要學兒子正在從事股市的「量化投資」。 量化投資超強講師姜桓國,已靠投資財富資產達60億韓圓,他為媽媽準備從零開始的股票課。在完成了10個小時的課程後,作者確信任何人都可以透過學習這些內容來掌握量化投資

日期:2024-07-29

台股

台積電(2330)股價泡泡還能吹多久?一表回看歷史股災,真遇泡沫怎麼買?達人年領百萬股息的秘密:3招持續存股

「怎麼還在跌?」、「台積電跌破900?」、「可以接刀了嗎?」最近大家最想知道的大概就是「還會跌多久?」(原文刊於7/26)財經分析師紛紛給出支撐的數字,我們可以做為參考依據,來決定加碼的程度,或者減碼的避險。

日期:2024-07-29

全球股市

還沒降息,川普先端「關稅10%」政策殺市場! 美股專家:恐重新點燃通膨問題

許多台股投資人考量地緣政治風險,會將部分資產配置在市場更大的美股。不過美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將考驗下半年美股市場,加上聯準會降息程度宛如風向球,隨時左右投資人對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的布局策略。美股投資專家Jenny認為川普端「關稅10%」政策恐重新點燃通膨問題,投資人面對美股市場應回歸基本面,了解自身進出場目標、經濟指數轉變、企業獲利情況、分批布局及資產配置,歸納出下半年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方向。

日期:2024-07-29

全球股市

50家新創有三分之二是AI公司!美股第三季上市籌資將持續火熱,「資本力」成為決戰點

CNBC在2024年5月份,公布了一份具有潛力的破壞式新創公司名單,在這份「2024年CNBC Disruptor 50家新創公司」的排行榜名單中,我們發現,其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公司,直接或間接與人工智慧(AI)相關。這顯示了,美國市場大量運用與孵化AI相關領域的新創公司逐漸浮出檯面,而且應用場景相當廣泛。推進美國AI新創加速發展,資金池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日期:2024-07-29

台股

不到一個月跌掉二千點,台股止跌訊號來了嗎?季線會不會有守?逢低佈局可觀察這個指標

台北股市連跌測試季線,止跌訊號來了嗎?觀察這個量化指標掌握市場情緒!本期文章重點:一、景氣信號續亮黃紅燈。二、止跌訊號怎麼看? 一圖掌握成交量乖離率指標。

日期:2024-07-29

債券基金

萬變不離其宗,綜合收益率是債券投資重點

展望債券後市,荷寶認為企業基本面整體表現穩健,市場對經濟基本情況共識可能低估了尾部風險,未來投資的考量重點是綜合收益率,而非利差。

日期: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