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ETF市場持續吸金,在此市場耕耘最久的元大投信動作頻頻,先在去年成功推動元大台灣50反1(00632R)反分割,又在今年農曆春節前於市場投下震撼彈,宣佈全台規模最大的元大台灣50 ETF(0050)經理費、保管費雙降。2月中,元大投信再度回應投資人的聲聲呼喚,公布擬啟動0050分割,引起市場熱議。而投資0050超過20年,資產成長至少5倍的頂尖財金學者、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周冠男則是分析,從學理上來看ETF分割的意義不大,尤其是以目前台股零股交易已經如此盛行的環境下,ETF分割主要是滿足一般人覺得便宜就是好的想法。
日期:2025-02-21
今周刊編按:美股周四(2/20)在零售龍頭沃爾瑪財測不如預期下,三大指數收黑,不過科技股相對有撐,台積電(2330)周五(2/21)緩步向上攻堅,盤中漲幅約1.4%、最高來到1095元,亦拉升指數漲逾223點,一度來到23711點。而盤面上焦點落在重電族群,包括亞力(1514)拉出第二根漲停,來到118.5元鎖死,逾5000張等買,量能從昨天的1.4萬張,到11點已放大到3萬張。而華城(1519)漲幅也逾6%,士電(1503)近5%,中興電(1514)也有2%多漲幅,同步延續周四漲勢。受惠於台電以及開始深耕海外市場、半導體海外建廠訂單暢旺,重電股營運續好,發動雙成長引擎。重電四雄近日重新回到戰備位置, 三大法人資金也簇擁加碼,法人認為,近期資金在跌深股中輪動,重電族群評價因成長率下滑而修正幾個月,股價回檔了一大段,可以說就是最大利多,短線有望繼續表現,在還沒出現爆量長黑前,都還可以保持相對樂觀。
日期:2025-02-21
市值型ETF的長期報酬率贏過高息型,這沒什麼好爭論的。版主很好奇,台股的市值型ETF都有配息,長期投資市值型產品,每年領取的股利總額一定會輸給高息型ETF嗎?
日期:2025-02-20
每一陣子社會大眾流行的投資標的都不同,2021年有風光無限的航運股,2023~2024年有讓人不惜解定存、借房貸瘋搶的高股息ETF。如今,風水輪流轉,市值型ETF成為2025年投資大眾的新寵兒。
日期:2025-02-20
台股史上首例!元老級ETF元大台灣50(0050)日前拋出股票分割計畫,初步規劃「1拆5」,每張4萬元有找,若順利通過的話,最快第2季見到「甜甜價」版本的0050。元大投信這波操作引發市場關注,也讓「縮小版0050」富邦台50(006208)受到股民討論,富邦投信表示,未來不排除跟進。有網友在社群平台發問,「有人跟我一樣還是持續買006208嗎?」列出選擇續抱006208的4大理由,引來許多網友討論。
日期:2025-02-20
大家好,我是小畢,對於一般人退休後,勞保和勞退通常是退休後生活費的主要來源,根據勞保局2024年7月的資料顯示,在勞保老年年金部分,每人每月平均可領到19375元,至於勞退金部分,每人每月平均可領到18141元,兩者合計達37516元,看起來就算退休後每個月都還有將近4萬元可供花費,但事實上單靠勞保和勞退提供生活費可能會過度樂觀。
日期:2025-02-19
國民ETF獲利少?樂活大叔施昇輝親上火線,解析風險幾乎是零的4檔ETF!2022 年8月16日,2檔高股息ETF的後起之秀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和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同一天除息。我當時寫了一篇文章,來回答很多投資人問我的兩大問題:「該參加除息嗎?」以及「該買這2檔,而不要再買老牌的0056了嗎?」我不想分析這3檔的選股標準和目前的成分股組成,因為再多的分析都比不上股價會說話。(原文刊載於2023/2/17,更新時間為2025/2/19)
日期:2025-02-19
面板大廠群創 (3481-TW) 週二(18) 日攜手奇美醫院,舉辦「臺灣首台智能化療調配機器手臂」記者會,群創看好,隨著首台設備達成落地里程碑,相關實績將有助加速推廣到其他醫院,可望推升後續出貨。
日期:2025-02-19
今周刊編按:不少人都擔心,想要退休得存到1000萬才有機會,但事實上只要工作期間做到三件事,勞保年金就能月領4萬元!勞動部分析,只要投保年資超過47年,最高5年的平均投保薪資拉至4.58萬元,且在65歲後展延領取,月領額就能輕鬆飛越4萬元門檻。而學生族如果有打工一定要納保、中年後若提早離開職場,也要透過工會加保,同樣都有拉長勞保年資效果,是未來月領4萬元的兩大利器。
日期:2025-02-19
「利用人性賺錢」,可不可以吃豆腐請自己判斷。長期持有與獲利了結,全在一念之間,人性會怎麼做,如果0050變成40元,會買還是賣,請按照自己的內心去面對就對了,別忘了股市就是反人性操作。0050這次1拆5,該拆前買還是拆後買?
日期: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