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中部靠近實皆省週五(3/28)當地時間中午12時50分左右,發生7.7規模地震,鄰國泰國高樓垮掉、災情陸續傳出,泰國總理貝東塔召開緊急會議,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泰國證券交易所因地震影響而全面停止交易。這次緬甸發生極淺層10公里強震,法新社引述美國地質調查局報導,1930年至1956年間,貫穿該國中部的實皆斷層附近發生6次7.0級強震,但泰國不是地震多發區,幾乎所有發生的地震都發生在鄰國緬甸,曼谷的建築物通常不具抗震設計,因此損失可能十分嚴重。而緬甸強震是否會造成周邊板塊影響?中央氣象署表示,全球是平衡系統,板塊碰撞釋放能量後,其他地區應力相對較高,確實可能誘發其他地區地震,但會在哪難以預測,是否影響台灣仍待觀察。
日期:2025-03-28
2025年央行首度召開理監事會議,不升息、不升準,且未再提出新一波信用管制措施,讓房地產業者稍微鬆一口氣。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指出,央行去年9月的打房的確很有成效,「過去一個工地一周有20組客戶、成交約3~5戶,現在只剩下10組,約2戶成交,和過去比起來影響是蠻大的,政府讓我們喘口氣,我們會聽話乖乖的。」他指出,房地產業者去年受惠於房市大好,「大家口袋都賺飽飽的,還撐得住,土地買得多的建商壓力是要推案,這也是造第一季房市有3千多億量的原因。」
日期:2025-03-20
一場再普通不過的離職談判竟成科技圈血腥事件!雲云科技公司董事長曾志新,因不滿梁姓技術長提離職,趁談判過程對方不注意,憤怒之下持刀殺人震驚社會。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提醒,這不只是職場衝突升級的結果,而是一種極端危險但往往被忽略的心理特質「自戀型高功能反社會人格」。這類人很有可能是你的老闆、同事甚至是伴侶,他們外表風光、能言善道、充滿魅力,但內心冷漠、自戀,並且對權力與控制有極端的渴望,這樣子生活中笑裡藏刀的人通常有「3特徵」。
日期:2025-03-09
在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時不時拋出驚人發言,讓2025年金融市場動盪不安。面對震盪的投資環境,台北金融基金會在週二(2/18)舉辦債券研究聯誼會新春會議,請到台新投信董事長鄭貞茂與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陳松興,分別以「2025全球債市展望」與「2025全球總體經濟趨勢」為題進行演說,為投資人提供2025年投資建議。
日期:2025-02-18
美國前總統川普捲土重來、贏得選戰再次入主白宮,將在2025年1月20日就職,但依規定他只能再當一任總統。各國總統任期規定各有不同,也造就各國不同政治環境,如大韓民國現規定一任5年、不得連任,而我國總統則是一任4年,「連選得連任一次」。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說明,美國規定有其歷史淵源,與華盛頓、小羅斯福等總統有關;中華民國除蔣中正因「臨時條款」當過多任以外,其餘都是一任4年,但憲法的確沒明文規定不得跨屆再選;他也直言,對於韓國制度,確實有些學者認為易導致總統陷入政治紛爭。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硯表示,美國憲法與修正案有明文規定總統最多就是擔任兩任,川普這次就是最後一任,而中華民國扣除蔣中正之外,還沒發生過類似狀況,這也是因目前當完兩任總統後通常年紀已不小,跨屆再選第三任機會不大。
日期:2024-12-27
南韓總統尹錫悅上週突然宣布實施戒嚴,但僅數小時後就解除,他今天為此遭到國會彈劾。尹錫悅不是第一位在執政期間陷入猛烈批判和醜聞的南韓總統。
日期:2024-12-14
韓國總統尹錫悅12月3日晚突然宣布戒嚴,引起國際輿論譁然。其實自尹錫悅2022年勝選上任以來,民望一直低迷。而第一夫人金建希屢爆貪腐醜聞,令尹錫悅陷入彈劾危機。今年國會大選,執政的保守派國民力量敗選,造成「朝小野大」的局面,令尹錫悅淪為「跛腳鴨」總統,上星期反對派否決執政黨的財政預算案是壓倒尹錫悅的最後一根稻草,空前的政治壓力迫使他走上戒嚴這一步棋。
日期:2024-12-04
韓國總統尹錫悅3日宣布戒嚴令,卻以六小時戲劇告終,仿如政治鬧劇,除了本身民調甚低, 加上跟在野共同民主黨的政治鬥爭嚴重,而其妻金建希(김건희,Kim Keon-hee)的醜聞爆不停,令人質疑尹錫悅為捍衛自身及金建希免受政敵狙擊,而祭出戒嚴令。本文將介紹她的背景及相關爭議。韓國總統尹錫悅2022年5月10日上任,其妻金建希也成為第一夫人。她的「凍齡美貌」在選戰中成為尹錫悅的吸票利器,卻不能讓她倖免於各種是非,部份甚至演變成危及丈夫前程的「大殺傷力武器」。
日期:2024-12-04
在南韓當總統,是個高風險的行業,又被稱為「青瓦台詛咒」,這個詛咒的意思是,只要入主青瓦台,也就是當選南韓總統,必定不得善終。
日期:2024-12-04
隨着11月5日美國大選迫近,人們又再關注四年前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民主黨選舉舞弊的陰謀論引起的美國民主危機會否重演。跟四年前一樣,川普一直沒有承諾會坦然接受賀錦麗(Kamala Harris)勝選,而且不斷在沒有證據之下質疑選舉舞弊,從大量非美國公民投票,到郵寄投票造成嚴重造假,再到海外投票繞過公民身份認證等不同角度都有。
日期: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