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軍工個股最近檔檔飆漲,起因除了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加重,最重要的是總統賴清德宣布,台灣國防預算將超過GDP的3%,以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壓力。這是對美國要求台灣承擔更多防務責任的回應。不過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詳細了解軍工個股可能不是這麼容易,這時候就可以透過台灣唯一的全球軍工ETF 00965來進行布局,讓軍工產業投資不會只侷限在台灣企業上。
日期:2025-03-29
佳士得香港周五(3/28)晚間舉辦20及21世紀晚間拍賣。領銜夜拍的是巴斯基亞(Jean-Michel Basquiat)的《星期六的夜晚》,最終以1.126億港元(約4.8億台幣)成交,也是成交價最高的作品。這次總計有43件作品上拍,成交率達95%,佳士得亞太區總裁龐智鋒(Francis Belin)指出,晚拍總成交金額約5.6億港元(約24億台幣),拍賣成交率95%。預展吸引約7000人次參觀。這次拍賣的成功連他們都感到驚訝,他分析有幾個原因:優秀的拍品、團隊,以及定價,更吸引了亞洲買家的參與,尤其是中國及香港。
日期:2025-03-29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隨著北京加強施壓,長江和記實業(CK Hutchison Group)將不會在下週簽署協議,將靠近巴拿馬運河的兩個港口業務出售給由貝萊德(BlackRock)領導的集團。
日期:2025-03-29
緬甸周五 (28 日) 下午發生芮氏規模 8.2 強震,軍政府罕見向外求援,目前至少 144 人死,但隨著搜救行動持續,傷亡人數可能增加(據CNN最新報導,緬甸強震已近700人喪生)。由於緬甸是錫的主要生產國,國際錫價聞訊跳漲。路透報導,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 的錫價周五上漲 2.5% 至每公噸 36140 美元,稍早曾觸及每公噸 36635 美元,是 3 月 14 日以來最高。若錫價衝上每公噸 37100 美元,將是 2022 年年中迄今最高價。
日期:2025-03-29
緬甸於台灣時間週五(3/28)下午2時許發生強震,泰國氣象局稍早將地震上修至芮氏規模8.2,且震源深度僅10公里,周邊國家傳出多起房屋倒塌事件,台灣人最愛去的泰國,也傳出興建中的高樓瞬間倒塌的恐怖場景。倒塌的30層樓高泰國國家審計公署大樓,位於泰國曼谷知名觀光景點恰圖恰市集,造價約21億台幣,尷尬的是,社群搜出這間大樓由中國中鐵子公司中鐵十局承建。在發生強震倒塌後,原本在中國中鐵社群的封頂慶祝文,被緊急撤下,但還是被眼尖網友發現。
日期:2025-03-28
全台基金投資人數逾1500萬,基金投資是國人信賴的理財工具之一,由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主辦、彭博及今周刊合辦的國內基金大獎「第28屆傑出基金金鑽獎」揭曉本年度獲獎基金,國泰投信旗下三檔共同基金及二檔ETF脫穎而出,勇奪國內基金獎、海外基金獎及ETF基金大獎等,總計抱回五項大獎,成為投信業最大贏家。本屆符合評選標準的國內基金共有218檔、ETF 基金有204檔,海外基金則有1357檔(包含台灣發行投資海外)。在經過激烈的競爭下,最終「國內基金獎」總計有10家投信業者所發行的7檔基金得獎、7檔基金入圍。
日期:2025-03-28
緬甸中部靠近實皆省週五(3/28)當地時間中午12時50分左右,發生7.7規模地震,鄰國泰國高樓垮掉、災情陸續傳出,泰國總理貝東塔召開緊急會議,宣布曼谷進入緊急狀態,泰國證券交易所因地震影響而全面停止交易。這次緬甸發生極淺層10公里強震,法新社引述美國地質調查局報導,1930年至1956年間,貫穿該國中部的實皆斷層附近發生6次7.0級強震,但泰國不是地震多發區,幾乎所有發生的地震都發生在鄰國緬甸,曼谷的建築物通常不具抗震設計,因此損失可能十分嚴重。而緬甸強震是否會造成周邊板塊影響?中央氣象署表示,全球是平衡系統,板塊碰撞釋放能量後,其他地區應力相對較高,確實可能誘發其他地區地震,但會在哪難以預測,是否影響台灣仍待觀察。
日期:2025-03-28
緬甸週五(3/28)在當地時間中午12時50分左右,發生規模7.7強震,威力相當驚人,鄰近國家包括泰國、印度、中國等都感受到地震,這一震不僅震垮緬甸地標阿瓦橋(Ava Bridge),連泰國也難以倖免,正在興建中的大樓如積木般破碎塌陷,畫面相當驚悚。CNN報導,包括實皆、瓦城、勃固(Bago)、馬圭地區及撣邦東部、首都奈比多,都進入「緊急狀態」,緬甸曼德勒一座清真寺坍塌,目前已知至少有10人死亡。而泰國興建中30層大樓內不少工人,瞬間倒塌被夷為平地,已知造成3人死亡,仍有81人受困生死不明。
日期:2025-03-28
編按:許毓仁日前參加由英國牛津大學舉辦的牛津辯論會(Oxford Union Debate),辯論主題是:「本院相信台灣的未來在於與中國統一」(This House Believes Taiwan’s Future Lies in Unifcation with China)。許毓仁代表反方,他採取反證法的策略,引述歷史事實,指出台灣從未被指是中國的一部分,並強調,台灣未來應由2300萬人民決定,而非掌握在任何一個政府。 辯論過程中你來我往,充滿英式幽默嘲諷,酸言酸語更是常態。辯論結束後,結果反方以265:152,獲得勝利。許毓仁表示,會後有很多牛津學生、校友跑來,感謝他為台灣發聲,許毓仁則說:「我只是說我深信的事。」最後,許毓仁感性在臉書寫下:「我內心很激動,心想一個從高雄夜市長大的小孩,何德何能能在牛津辯論會上發表演講,時已過午夜,牛津的街道上依舊熱鬧喧囂,大圓的月亮高高掛著,我的身影映照在牛津的街道,對於未來的路更加確定。」
日期: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