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官網更新美台關係現況,刪去「不支持台灣獨立」文字,新增「兩岸分歧應由和平方式解決,不受到脅迫,且由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法」。「盧比歐版本」力挺台灣的語氣、用詞與強度皆更勝以往。「盧比歐版本」上線後,似乎讓愛台派安心不少,有人對此叫好,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發文指出,美國務院此舉是在打臉天天拋出疑美論的人,部分學者專家提醒,盧比歐坐鎮下的國務院,對台釋出友好訊息,卻未必完全代表川普本人意志。
日期:2025-02-18
川普將在一個多月後回歸美國總統大位,台灣該如何跟這位狂人總統打交道?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認為,以國人最關心的台積電赴美設廠來說,其實可以順著川普的行事風格來辦事,例如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啟用典禮,就可以延到明年1月中他上台後,再邀請他去剪綵,效果可能更大,對台灣也更有好處。「川普這個人呢,你說他動作快、思考快、反應快都對。」「他其實有時候也蠻幼稚的,你去捧他開心,其實是有效果的,你其實可以讓他很開心。」
日期:2024-12-02
今周刊編按:2024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陸續公布新內閣成員名單,川普發聲明,任命佛羅里達州參議員、抗中色彩鮮明的盧比歐(Marco Rubio)擔任國務卿。他也發布聲明強調,「身為國務卿,我每天都會努力執行他(川普)的外交政策。在川普總統的領導下,我們將透過實力促進和平,將美國人及美國利益置於一切之上」。值得注意的是,過去盧比歐曾直言不諱的對中國的新疆、香港政策提出嚴厲批評,在2020年兩度遭北京制裁。盧比歐友台立場鮮明,在2020年時任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與當時還是立委的蕭美琴,以「民間人士」身份訪問華府時,就特別跟盧比歐會面。
日期:2024-11-14
川普2.0人事消息每日推陳出新,除了確定由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生技業企業家拉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領導新設的「政府效率部」外,還找來福斯新聞主持人赫格斯(Pete Hegseth)出任國防部長,成為國安團隊最大黑馬。但台灣更該注意的是另外幾個人事案,其中透露出川普2.0的新抗中連線隱然成形。
日期:2024-11-13
紐約郵報報導,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9日晚間在自家社群平台透露,不會邀請前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和南卡州長海理(Nikki Haley)入閣。
日期:2024-11-10
國策研究院週四(10/7)舉辦「美國大選結果與新政府對外政策走向」座談會,曾任外交部長的國策研究院院長田弘茂指出,這次共和黨除了贏得總統大選,還贏得參眾議院和州長選舉,川普是強勢領導人,搭配這樣的選舉結果,可能會有「民主獨裁」局面出現。而川普在選前說,「台灣若需要美國的保護,就需要向美國支付保護費」引發討論,曾任駐美代表處政治組長的台北市議員趙怡翔認為,川普第一任期時,對台的高層交流、閣員訪台、軍售批准和台美關係都蓬勃發展。而即將到來的第二任期,目前每一個國務卿、國防部長被討論的可能人選都很友台,甚至有人近期來台訪問,因此不需要太過擔心,「甚至於我們應該要很有信心。」
日期:2024-11-07
美國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中國中心主任余茂春指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邏輯,跟中國意圖控制台灣的邏輯一模一樣,也就是俄羅斯及中國都聲稱,烏克蘭及台灣跟自己是同文同種,因此對方沒有主權可言,而以此為動手的藉口。余茂春也認為,像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這種集體安全防衛體制,或是各國聯合起來反對中國,這就是北京最怕的,所以中方才會設法以各個擊破的方式,以降低各國共同對抗中國的衝擊。
日期:2024-10-20
美國總統大選第二場電視辯論會上,前總統川普再度重申他有辦法在24小時內終結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戰爭!即使對手已換成賀錦麗,川普不改前一場與拜登辯論會浮誇論調:「1月20日就職前,就會解決普廷與澤倫斯基之間的戰爭」。拜登當時回嗆川普:「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賀錦麗則痛斥川普,這樣說是打算直接放棄烏克蘭。她強調:如果換成是川普執政,普丁會把川普「當午餐給吞了」!
日期:2024-09-14
在520前夕,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在臉書粉專「曹興誠 八不居士」上,貼出直播連結,他說自己週三(5/15)晚上8:30會透過線上出席一場非常重要的華府活動,包括前國務卿龐培歐、前澳洲總理莫里森、重量級聯邦參議員,以及多位台美學者都將同場參加。
日期:2024-05-15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據央視新聞晚間發布的中方新聞稿全文,布林肯在會見中,轉達美國總統拜登對習近平的問候,還表示美方遵守承諾,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制度、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上述承諾,被中方稱為「四不一無意」。
日期: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