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在微亮的坑道演奏/那琴韻,為我們遞送音信/於流水波光中盪漾」2024年金門坑道音樂節將於10月12、13日兩天舉行,票券今天啟售。今年首次邀來國藝會董事長、詩人向陽為音樂節創作一首現代詩「翟山坑道之歌」;以及作曲家林佳瑩創作一首弦樂四重奏,在音樂節的第一天首演。金門坑道音樂節創辦人、大提琴家張正傑表示,坑道音樂會被譽為台灣人「一生一定要聽一次」的音樂會,每次啟售,幾分鐘之內2000張票就會秒殺。
日期:2024-07-20
高中免試入學放榜,竹苗區各校高中錄取分數再創新高,不少新竹家長驚訝今年即便國中會考考5A都上不了竹苗第一志願竹中、竹女,竹科實中甚至要5A10+、作文五級分才能上,也讓許多家長抱怨會考級分比序大有問題,導致新竹學生升學競爭激烈,寧願轉學籍到雙北。
日期:2024-07-10
《今周刊》週三(6/26)舉辦2024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雲林縣長張麗善以「氣候變遷下雲林的韌性與創新」為主題發表專題演講,分享雲林縣如何透過智慧農業,讓農業大縣走出新道路。「雲林是台灣的廚房!」專題演講一開始,張麗善以雲林為農業大縣的背景開始談起,「你吃的三把蔥裡面,有一把是雲林的;你吃的三條豬,有一條是雲林的!」她舉例。張麗善指出,雲林是台灣糧倉,是最大的蔬果中心、畜產中心,他在2018年上任縣長時,雲林的農業產值769億元,到了2022年,成長了130億元,達到了890億元的規模,甚至還打出自己的「雲林良品」的品牌。只不過,雲林的農業產值提升,但對於雲林廣大的農業人口而言,卻依然不夠多。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有66萬人口,有49.7%、將近33萬人口從事農業,換算下來,所有從事農業的人,一年收入約25萬元,遠低於勞工基本工資。「雲林要兩脫,第一要脫胎換骨、第二要脫離貧窮」,張麗善坦言,雲林的背景相對艱困,除了高齡化還有少子化,「50歲以上的人佔雲林人口比例超過65%,65歲以上超過20.7%」,還「生不如死」,每年死亡人數超過7、8千人,出生人數3、4千人。雖然面臨挑戰,但張麗善表示,雲林仍不遺餘力要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2020年就已經透過縣務會議成立SDGs團隊,也有出版自我檢視報告,透過大健康產業、永續農業建立韌性的綠色產業,更成立極端氣候變遷辦公室,因應未來氣候挑戰。
日期:2024-06-26
113年適逢龍年出生的學生入學國中,不少台北市公立學區出現滿額,連私中都有已經報到且繳交畢業證書,卻突如其來接獲通知,告知因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不同意超額增班,因此開始通知家長退費、並協助轉台北市戶籍所在地3所公立中學報到。台北市私立東山高中國中部出現超收狀況,台北市教育局不同意增班,因此校方依照錄取分數致電家長,到學校進行退費,並將給予2萬元補助,校方一一通知家長。對此突如其來的狀況,在東山高中國中部LINE群內掀起熱議,因為公立學校報到時間都結束了,卻面臨原本錄取率極低的私中,無法就讀。事實上東山高中國中部在3月招考時,北市教育局就已經告知不能增班,校方卻仍超收學生,現在才通知不能錄取,讓家長們不能接受。家長紛紛致電台北市教育局,並在家長群內寫道:北市教育局承辦表示,在等東山提供名單才能協助處理,但學校遲遲沒有提供名單。今周刊記者詢問台北市教育局了解,北市私立東山高中國中部預計招收員額為630人,但學校卻超收142名學生,更逕自向學生家長表明已錄取,導致學子權益受損。後續會協助安排學子進入其他學校就讀,「絕對不會讓孩子受教權受損」。
日期:2024-06-21
台灣生育率下探,在大部分老一輩民眾的觀念裡,都會希望家中生個「龍子龍女」,討個吉利,因此也帶動每逢龍年都會有相較其它年更好的生育率。不過,根據內政部4月最新人口統計,出生人數持續低於死亡人數,4月嬰兒出生數1萬人、死亡數1.6萬人,死亡比出生多了5,901人,已連續40個月「生不如死」。回顧過去幾次龍年新生兒數,1988年有34.2萬名新生兒,較前一年多2.8萬;2000年新生兒數為30.5萬人,較前一年增加2.2萬;2012年為22.9萬,比前一年高出3.3萬。有人認為,一是龍寶寶對現在年輕人來說根本不算誘因、年輕人不care生肖;二來就是怕養不起、不想生。以全國來看生死人數,4月只有桃園市持平,自然增加率為千分之0.04、出生人口只比死亡多了7人,其他縣市則是全盤皆墨。若單以出生率來看,雲林縣的粗出生率為千分之8.22最高,其次是台東縣千分之7.92;而基隆市的出生率僅千分之4.01為全國最低,而人口最大城市新北市則是千分之4.04次低。
日期:2024-05-10
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了孩子能就讀好學校,甚至不惜砸大錢、買下一間學區房。住商機構彙整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台北地政雲資料,彙整113學年度額滿國中周邊房價,北市最貴明星國中學區宅為金華國中,政大附中國中部以5字頭價位榮登「最親民學區宅」。住商不動產企研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明星學校為保障學習環境,控管招生人數管,若是想讓孩子進入心目中理想的好學區,要多留意各校設籍日期、入校審查規定。
日期:2024-04-23
財富到底該累積到多少,才會讓人感覺生活有安全感呢?根據求職網調查,半數人認為至少要達到8位數、千萬等級起跳,另有3成認為應該要累積7位數、百萬級才夠。殘酷的是,多數勞工財務狀況,有高達3成人處於「負債大於資產」窘境,其餘近7成資產大於負債的勞工,僅12.1%的人總資產大於百萬以上,'平均下來,勞工總資產僅33.9萬元。
日期:2024-04-23
今周刊編按:中東情勢惡化,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美股上週已有所影響,台股週一(4/15)以20586.53點開出,隨即下跌超過180點,台積電(2330)重摔15元,一度來到803元,聯發科跌30元,觸及1150元。終場台股下跌286.8點或1.38%、報收20449.77點,成交金額4783.16億元。台積電下挫12元報在806元,力守800元關卡之上。鴻海股價跌4.5元來到146元,聯發科股價下跌70元報1110元。
日期:2024-04-15
台股寫下歷史新高兩萬點,有人搶進、有人保守,但兩位價值型投資達人都表示,即使二萬點,仍有被低估、具價值的公司值得投資。
日期:2024-03-27
依內政部統計月報顯示,2023年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30萬6,971 棟,超乎許多房市專家「守不住30萬棟」預期,代表儘管有政策打炒房及總統大選因素干擾,房市仍有一定熱度,顯示在通膨壓力下,買房保值、買房抗通膨,仍是民眾心中的投資置產首選。
日期: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