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60)韓國,一向是台灣最可敬的對手。經濟上,兩國有相似的發展軌跡;產業上,兩國也常存在競爭關係。過去10年間,韓國的經濟、貿易、政治、社會,隱然存在環環相扣的病徵,種種症狀蓄積的民怨,因為一場師出無名的戒嚴令而徹底爆發。細究之下,韓國面對的困境,其實有許多值得台灣借鏡深思之處。
日期:2024-12-11
韓國總統尹錫悅12月3日晚突然宣布戒嚴,引起國際輿論譁然。其實自尹錫悅2022年勝選上任以來,民望一直低迷。而第一夫人金建希屢爆貪腐醜聞,令尹錫悅陷入彈劾危機。今年國會大選,執政的保守派國民力量敗選,造成「朝小野大」的局面,令尹錫悅淪為「跛腳鴨」總統,上星期反對派否決執政黨的財政預算案是壓倒尹錫悅的最後一根稻草,空前的政治壓力迫使他走上戒嚴這一步棋。
日期:2024-12-04
南韓總統尹錫悅週二(12/3)晚間掀起旋風式戒嚴,國會又以高票通過解除戒嚴鬧劇,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透露,若是尹錫悅不自己下台,最快今天(12/4)就會在國會發起彈劾案。不僅在野黨撻伐,自家人也不挺尹錫悅,執政黨國民力量黨黨魁韓東勳,力促尹錫悅解釋宣布實施戒嚴令的「不幸」決定,並要求將國防部長立即解職。《韓聯社》報導,總統辦公室秘書室長鄭鎮碩、多名首席秘書官已集體請辭,而首爾街頭不少民眾手舉標語,要求尹錫悅立刻請辭。南韓最大工會「南韓勞工總聯」也率領超過400位民眾,在首爾光化門廣場抗爭,宣布工會成員即日起無限期罷工,直到尹錫悅下台為止。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洪耀南分析韓國政壇未來局勢表示,第一、國會將彈劾尹錫悅,且彈劾通過機率高,恐會和南韓前總統朴槿惠有類似下場。第二、總統進入被彈劾階段,權力會被限縮,之後將會令不出總統府,「不只是跛腳,應該可以說是斷腳了。第三、彈劾若通過將提前改選總統。而台股不受南韓戒嚴解嚴影響,開高走高,洪耀南指出,南韓和台灣在產業上是競爭關係,加上南韓記憶體晶片遭中國取代,政治混亂、經濟衰退,也是造成尹錫悅民調低迷的原因之一,在戒嚴風波後,可預期韓國抗議事件將會暴增。
日期:2024-12-04
南韓44年來首次實施戒嚴令,但總統尹錫悅周二(3日)深夜在電視上宣布實施戒嚴後不到3小時,先是他的愛將暨執政黨「國民力量」黨魁韓東勳公開唱反調,以反對黨議員為主的國會趕在半夜投票表決,以190票全數通過認定戒嚴令無效,要求尹錫悅解除戒嚴令。根據南韓憲法第11條,若情勢恢復平常狀態,國會也投票通過要求解嚴(門檻是151票),總統不得延遲應當解嚴並予以公告,但針對國會半夜通過的緊急決議案,截至台灣時間週三(12/4)凌晨1點(南韓時間凌晨2點),青瓦台(南韓總統府)仍未回應。不只如此,就在南韓國會投票通過戒嚴令無效後,原本以直升機空降國會特區,甚至正在設法進入議事堂的軍方戒嚴部隊,不到半小時就全部撤光光。尹錫悅召開國務會議,於台灣時間3點30分審議通過關於「解除戒嚴」的議案。在野黨《民主黨》表示,如果尹錫悅不立即下台,將啟動彈劾程序。該黨批評他的戒嚴令,稱其為叛亂行為,是彈劾的理由。「我們不會袖手旁觀尹總統破壞憲法、踐踏民主的罪行,尹錫悅應該立即主動辭職」。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尹錫悅如果不想違反憲法程序,這場「戒嚴鬧劇」他要怎麼收尾?(原文刊載於12/4 0200,更新時間為12/4 0640)
日期:2024-12-04
日本政壇進入翻天覆地的政治板塊重組,自民黨派閥解散、眾議院改選失去過半優勢,新總理石破茂必須推動「政治改革」、「國民減稅」,重新爭取人民的信任。
日期:2024-11-06
今周刊編按:日本第50屆眾議院大選結果出爐!10月初才新任日本首相的自民黨黨主席石破茂,率領已長期執政的自民黨不僅未能單獨過半,連其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也同樣無法過半,遭多家日媒以「慘敗」形容,外傳石破茂恐成「最短命首相」為選戰負責。不過,石破茂受訪時提出與其他政黨合作的可能性,且說不會請辭,儘管如此仍對上任不到一個月的政府帶來不確定性。消息曝光後,日圓聞訊走貶,貶破153關卡、創下7月31日以來新低;至於日股,今(28)日日經225指數以37757.95點、下跌0.41%開出,不過在跌勢擴大至1%後向上拉升,至台北時間上午9點30分已翻紅漲逾1.5%,最高來到38514.53點。
日期:2024-10-28
今年4月電價曾全面調漲,但台電2024年前7月合計虧損已達529億元,累積虧損4,348億元。政院補貼之千億活水仍未明的狀況,台電預料將提出工業電價漲14%的方案。攸關民眾生活的民生電價,能否凍漲呢?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於本周三(10/2)登場,展覽匯聚480家企業、1,625個攤位,規模較去年成長30%。展覽將聚焦創能、儲能、節能三大核心領域,完整串聯再生能源供應鏈。1、電價審議會登場 民生電費能凍漲?2、2024能源週登場 各界聚焦年底碳費上路3、新任日相石破茂上任 亞洲版北約能成真?
日期:2024-09-30
美國經濟是否繼續邁向軟著陸,本周將再度面臨重大檢驗。接連出現令人失望的就業報告後,27日將公布9月數據,勞動市場再度成為焦點。不過,在此之前,本周開盤即面臨三大變數,一是中國加緊對本地企業施壓,希望避免採購輝達(NVIDIA)降規的H20晶片;二是日本前防衛大臣石破茂逆轉當選日本自民黨總裁所帶來的市場震撼;三是美東和墨西哥灣岸港口10月1日恐怕避免不了的大罷工。
日期:2024-09-29
黎巴嫩武裝團體真主黨使用的呼叫器、對講機連環爆,造成至少32人罹難、逾3,000人受傷。各方直指以色列是幕後主使,但該國並未承認。真主黨隨後向以色列邊境發射140枚火箭彈,但以國20日起連兩日又對貝魯特展開大規模空襲,從爆炸案加上空襲已累積82死,國際憂心中東局勢全面失控。
日期:2024-09-22
歷經日股在八月五日暴跌,日本央行(日銀)官員緊急滅火,貨幣政策正常化的腳步看似戛然而止。另一方面,自民黨黨魁選舉九月登場,多人混戰挑戰首相大位,新首相增加了未來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日銀的下一步會怎麼走,日圓的甜甜價還有機會看到嗎?
日期: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