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堵假訊息在網上流傳,行政院將修正《數位傳播通訊法》,若發現社群平台上有人散播不實消息,可要求平台查證,經查證屬實,平台需在24小時內下架該訊息,否則會處以罰鍰。對此,全台最大臉書社團「爆料公社」發表5點回應,平台非司法單位也無調查權,是否為假資訊、假消息「標準到底誰說了算?」
日期:2018-12-10
20210805編按:中央研究院余英時院士(1930-2021)於今(2021)年8月1日晨間於美國寓所睡夢中逝世,享耆壽91歲。余英時院士為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史學大師。他深入研究中國思想、政治與文化史,貫通古今,在當今學界十分罕見,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皆扮演開創性的角色,更提出許多發人深思的議題。學術研究之外,他亦為具社會關懷、維護自由民主價值之公眾知識份子。2014年獲得首屆唐獎漢學獎殊榮後,為鼓勵年輕學人投入人文研究領域,委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設置「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提攜後進不遺於力。余院士1930年出生於中國天津,先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後赴美國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專長以現代學術方法詮釋中國傳統思想,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裔知識分子,西方學界皆推崇其為二十一世紀中國史學之泰斗。余院士為美國普林斯敦大學榮譽教授,曾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副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一生獲頒多項海內外學術榮譽,包含1991年獲行政院文化獎、2004年美國哲學會(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院士、2006年美國國會圖書館「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John W. Kluge Prize)、2014首屆唐獎漢學獎等,並於1974年當選本院第10屆院士。余英時曾於2018年接受今周刊電訪暢談民主、兩岸,「談台灣,民主不該憑情緒,政黨輪替非你死我活」、「論中共,人心最重要,世界的不滿已到臨界點」以下為電訪內容:
日期:2018-12-05
「換人做做看」是民主常態,然而輪替的意義應該是「換手」,而非「砍掉重練」,倘若長遠規劃與政策,都隨每次選舉一再歸零、重啟,恐非人民之福。
日期:2018-11-28
「『韓流』只是一種象徵,背後代表的,是人民的吶喊。」大概沒有人會反對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後所說的這句話,任何執政黨的失敗,都是整個國家的失敗;因為每一次無效的執政,都代表國家又一次原地空轉。
日期:2018-11-28
本屆九合一選舉,以高雄市韓國瑜及陳其邁的百里侯之爭最被外界矚目,而在選戰中,韓、陳兩人都未口出惡言,打了一場「正派」的選戰,而有消息傳出,兩人有這樣的共識,是因為在選舉前早已私下協議,要來一場「君子之爭」。
日期:2018-11-28
「記得我正式請假開始競選的前一晚,留下一張紙條給祕書,除了感謝她四年來的幫忙,也告訴她阿北一定會回來。阿北回來了!」超過十小時的拉鋸戰,新任台北市長之爭結果,在投票隔日凌晨三點前終於揭曉,現任市長柯文哲以三二五四票的差距連任,他穿越人群,站上勝選舞台,向台下超過三萬民眾一字一句念出感言。
日期:2018-11-28
從勝券在握、到開票全程以數千票之差拉鋸,甚至一度被超越,柯粉昨晚的心情有如雲霄飛車。四年前,以素人之姿參選的柯文哲在民進黨禮讓不提名下,成功吸引中間選民、泛藍、泛綠陣營,拿下超過85萬高票,打敗國民黨參選人連勝文,成為開放民選後,台北市首任無黨籍市長,此次勝選拿到58萬820票,比對手丁守中僅多3254票,票數差距過小,丁守中同時提起當選無效訴訟。
日期:2018-11-25
這篇文章不談2018年台灣選舉的開票結果,只談這次選舉的過程和現象所反映出的意義。一言以蔽之,2018年選舉證明了台灣已經是一個公民投票的世界大國,已經不需要他人背書,台灣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主權國家。
日期:2018-11-25
傳播媒體的全新發展,改變了選戰模式,選舉文化也跳脫傳統,進入全新的境界。在驚濤駭浪中,民進黨失守高雄,此意義已經不只是失去民主聖地,全黨遭受重擊,儘管最後重兵移防高雄,雙方最後的差距並不大,但英系大將在主場折翼,蔡英文的綠色堤防潰堤,面對14個月之後的2020年總統大選,綠色執政的前途堪憂。
日期:2018-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