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寒邪入侵身體,體內能量下降,腸胃蠕動功能趨緩,食物與水分的吸收速度也會因此變得緩慢,消化系統於是開始產生各種問題。
日期:2020-03-18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民眾除了配戴口罩、勤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之外,也要提升自己的免疫力。中醫師建議,透過飲食與經絡養生,就是增強免疫力的好方法。
日期:2020-03-11
編按:氣象專家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專欄表示,本月8日下午已出現第一波冷空氣的平地最低氣溫,並創下入秋以來紀錄,依序為新北石門區12.7°C,新北瑞芳區13.3°C,基隆七堵區13.6°C。 此外,根據最新模式模擬顯示,周三(11/10)、周四(11/11)乾冷空氣籠罩,各地晴朗無雲,白天北台舒適、中南部微熱,冷空氣與「夜間輻射冷卻」加成,各地早晚很冷,清晨平地最低氣溫約可降至12、13°C,將再創下入秋紀錄,早出晚歸要注意保暖。
日期:2020-03-09
俗諺:「女人的命運,頭髮來改變」。中醫認為,狂掉髮、冒白髮,可能是「腎虛、血虛」,建議應多吃黑色食物「入腎氣」,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或是生理期結束後,適量補充紅棗、枸杞「補益精血」,防止掉頭髮與預防白髮生成。
日期:2020-02-27
老人和小孩都屬於免疫力較弱的族群,勞累的上班族也是,針對不同族群,營養師提供明確的建議,從生活、飲食習慣著手,以增強自身抵抗力,抵禦外在病毒和細菌的侵襲。
日期:2020-02-21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密切防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奇美醫學中心於1月27日,成為中央指定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通報個案的檢驗機構。近日因大陸傳出確診人數及死亡人數節節上升,導致民眾人心惶惶,網路上也開始出現許多防疫妙招,但事實上多數都是沒有根據的訊息。
日期:2020-02-10
近一個月多以來,大家的情緒似乎隨著武漢肺炎疫情的緊繃,也跟著開始不安起來,開始全民搶口罩、乾洗手。其實除了戴口罩這些被動防護之外,有正確的防疫知識及健康的心態,更有助於自己及親友遠離疾病,也才不會被網路上眾多不一的訊息搞得人心惶惶。
日期:2020-02-03
十九世紀,中國有了第一家西醫院和西醫學堂後,中醫不再是唯一的治療選擇。當西學東漸,傳統知識與技術真的只能面對式微的命運、等著被取代嗎?黃福祥可不這麼認為。《黃帝內經》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據推估成書於戰國至秦漢時期,在東漢至隋唐時期仍不斷修補增訂,這是經過長期累積醞釀而成的鉅著,它主張「形神一體、陰陽調和」,這理論守護了中國人健康幾千年。無可諱言地,中醫的發展之路在現代走得並不順暢,臺灣健保制度施行以來,多數醫療院所和經營者的思維,已經落入既定的模式。許多同業跟黃福祥閒聊時,常發牢騷:「給付制度就是這樣,經營很不容易,但總不能不看健保吧?」在馬光醫療網執行長黃福祥的觀念裡,看健保是必要的,但中醫不能僅指望健保。對於未來,黃福祥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日期:2020-01-21
乳癌是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名,女性避之唯恐不及,關於預防乳癌的飲食有新發現!根據美國水牛城大學和波多黎各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常吃洋蔥、大蒜的人,乳癌罹患率比從來不吃這類調味香料的人低67%。中醫師表示,中醫認為,乳癌是身體積聚了過多毒素,包括:濕毒、熱毒、壓力毒的結果,尤其情志不暢是乳癌的催化劑,所以,平時需要疏肝理氣、寧心安神,有助遠離乳癌威脅。
日期:2020-01-20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萬物生長的規律。因人體在春夏季節裡,活動較多,消耗明顯,營養不易吸收儲藏。到了秋收冬藏的情況下,身體活動少,營養物質易於吸收和儲藏。冬至之後,白日漸長、夜晚漸短,氣候將由寒冷轉為溫熱,人的身體狀況逐漸轉為陽氣較盛,冬天人體潛藏在身體裡的能量,在這個時節進步,因此在此時進補,可扶正固體,培育元氣,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和營養的吸收,以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故有所謂俗諺:“冬令進補,開春打虎”之說法。
日期:2019-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