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2024年不論旅運人次、營收雙雙創歷史新高,但高鐵另一項業務也默默創下佳績。高鐵旅遊產品去年狂吸432萬名顧客,在國旅面臨逆風的環境,逆勢成長11%。高鐵近年積極與旅行社、網站、各地飯店、景點推出套票,打造「高鐵假期」品牌,經營多角化的同時,也能促進國旅。高鐵表示,2025年期望旅遊相關業務再成長10%,其中,「高鐵假期」產品顧客也能衝上26萬人次的目標。
日期:2025-01-24
新年的迎春之旅,從蘊藏美感的建築當起點,漫步這些對遊客敞開大門的公共空間,看生硬的展館如何變身為設計景點,近身感受獨具一格的五感美學,順遊周邊景區、品嘗美食,收拾輕行囊、帶著輕鬆的心情出發,走春接福,感受島內慢旅的魅力。
日期:2025-01-23
(今周刊1466-1467)台下坐滿了西洋臉孔,各色瞳孔都盯著台上黃皮膚的短髮女生,來自台灣的楊双子(本名楊若慈)看起來卻不緊張,她只深吸了一口氣,接著,就簡短卻語重心長地說出了一段話。
日期:2025-01-22
台灣每年廚餘量約405萬噸,很多食物都還在賞味期內就被丟棄,惜食平台Tasteme App與店家合作,透過50元福袋方式,讓這些良食延續給需要的人,減少食物浪費和碳排放。
日期:2024-12-19
(今周刊1459)哪怕沒有AI光環加持,有一群亮點企業,仍然無畏中國製造傾銷的殺戮競爭,接連寫下毛利率超過40%、且10年新高的成績。敢拚、敢升級,就有路!一家又一家默默在角落賺錢的贏家企業,你不能不認識。
日期:2024-12-04
近年來「破壞式創新」受到矚目,甚至顛覆產業既有規則,如賈伯斯設計智慧型手機,間接使得傳統底片相機產業受到挑戰;馬斯克推出電動車,改變電池規模…但早在140多年前,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得就提出「創新」概念,為創新理念的鼻祖。那麼,現代企業如何實踐創新?
日期:2024-10-18
飛捷已是全球領先的POS機廠,卻不甘只做硬體,近年來積極發展軟體事業,將AI影像辨識技術導入美國速食業龍頭、東南亞連鎖超市,為集團事業開創第二春。
日期:2024-10-09
疫情期間成立,才短短4年,這家食品代工廠便打進統一超商、家樂福、Costco等通路,也成為許多個人品牌的合作對象。作為後進者,它靠什麼突圍?
日期:2024-10-02
2019年末疫情衝擊全世界,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與想法,也因此讓人們有了更多的人生空檔,永續旅行作家黃小莫回到學校就讀研究所,透過交換學生機會2023年前往挪威、2024年遠赴南非,期間也前往台灣唯一非洲邦交國史瓦帝尼王國交流。
日期: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