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總統蔡英文週三(3/29)啟程出訪中美洲友邦瓜地馬拉、貝里斯,預計過境美國紐約和洛杉磯,白宮國安官員表示,蔡總統過境美國已有前例,這次沒有安排美國官員和她會晤。根據台美治安情資,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駐洛杉磯總領事館,透過各種關係,打探蔡英文過境行程以及出席人士資訊,並動員中國僑民和統會及部分幫派份子,打算在她過境美國期間陳抗騷擾,甚至公開「鼓勵」中國僑民、學生等「展現愛國心」、「自發性」抗議,意在壓縮台灣總統過境美國可能帶來的國際效應。
日期:2023-03-29
華盛頓日前透露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將訪台,但因應北京威嚇,後改為蔡總統過境美國會面麥卡錫。在此情況下,若習近平仍訪問莫斯科見普丁,反而給了美國聯盟隊制裁中共的堅實理由。
日期:2023-03-15
前美國白宮國安顧問歐布萊恩表示,會毀台的只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中共,美國致力於確保台灣自由民主。任何指控美國將摧毀或攻擊台灣的說法,都是中共的宣傳與假訊息。
日期:2023-03-15
Fed Pivot這個概念,市場已經玩了大半年了,意思是聯準會改變政策軌跡,當時的故事是聯準會很快就會停止升息並開始部署降息。不料Pivot的內容可以改變,而且在一個星期裡改變兩次,讓市場情緒大起大落,讓對利率走勢的預期忽東忽西。
日期:2023-03-12
今周刊編按:外媒「金融時報」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計畫4月初在加州會晤總統蔡英文,兩人已達成共識,避免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去年8月訪台時中國共軍大動作回應事件重現。對此,外交部長吳釗燮回應,元首外交是外交部的重責大任,但是現在還沒有任何具體的規劃,如果有確定計畫就會對外說明。總統府則回應,沒有評論,若總統有任何出訪行程皆會循例對外說明。
日期:2023-03-07
間諜氣球造成美國民眾反中情緒沸騰,反中更是劇烈鬥爭的兩黨最大共識,美國國會發起禁抖音、拒絕寧德時代的政治大戲即將登場。
日期:2023-02-22
一九一四年二月七日,留著一撇小鬍子的「流浪漢」於大銀幕粉墨登場,成為影史經典。卓別林的戲悲苦交加,總讓觀眾又哭又笑。他也勇於用喜劇對抗權威, 諷刺希特勒是傻瓜!
日期:2023-02-15
過去幾年被視為中國「戰狼外交」代表人物的趙立堅,於2023年初,傳出遭調離外交部發言人職務,轉任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副司長的消息。外界解讀,這項人事異動似乎意味著,中共「戰狼外交」方向有所轉變,甚至形容戰狼「披上羊皮」。令人好奇的是,中共此舉背後有何考量?
日期:2023-02-10
今周刊編按:美國總統拜登在美國當地時間周二(2/7)發表任內第2次國情咨文,在這1小時又10分鐘時間裡,除了呼籲兩黨團結合作,還提到新冠疫情、美中關係、基建項目原料、通貨膨脹、教育以及邊境安全等議題,此外,拜登也宣布,未來所有用於基礎建設的原料都必須是美國製造,把經濟紅利留在美國本土。對於中國氣球,拜登也說,中國若威脅美國主權,將採取行動保護國家。
日期:2023-02-08
立法院長游錫堃於美東時間2/1受邀出席國際宗教自由峰會,以「為自由而生,為人類自由而拚」為題發表演說,他先感謝美國過去在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過程中的關注與扶持,並介紹台灣「南島語族的故鄉」、「大航海時代躍登國際」、「是華文圈的民主燈塔」、「自由民主,國際評比不凡」。游錫堃還提到,「世界上仍有許多黑暗處」、「中共打擊宗教無所不在」、「中共政權本質是對外擴張」,批評中共打擊宗教無所不在,最危險之處在於它的政權本質。習近平的延任,證明中國的封建帝制本質依舊,但是控制力變本加厲,可嘆16年過去了,那片土地上的人民仍被重重阻隔在自由民主與人權的大門外。游錫堃此次在美國華府演說,受到許多主流媒體的關注,外媒《福斯新聞》引用相關內容。《路透社》也報導,批評中國對宗教少數群體的壓迫,並形容台灣是華文世界中唯一的民主政體。此趟美國行,游錫堃除發表演說之外,也訪問華府會晤美方人士,與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會晤,在座還有美方主管勞工、人權、環保的官員。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游錫堃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此行因為行程緊湊,並未安排拜會美國國會議員。
日期:202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