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王童甫獲得第56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獎,在此之前,他已榮獲6座金馬獎,以下為王童在2015年接受《今周刊》採訪的內容。近半世紀的電影歲月,手握兩座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王童在他的收山之作《風中家族》中,述說一段美好歲月,沒有省籍情結、沒有政治鬥爭,只有純粹的人道詩篇。寶刀入鞘後,他要回到學校孕育更多火種。
日期:2015-08-06
中國主持人柴靜自費拍攝紀錄片,喚醒民眾關注空汙問題。事實上,台灣的PM2.5問題同樣嚴重,民眾卻普遍缺乏警覺,除了大都會台北、高雄,觀光景點嘉義、金門與高雄美濃也在壞空氣排行榜上有名,值得正視。
日期:2015-03-12
食安風暴搞得台灣一時之間人心低迷,我們需要一些振奮人心的追夢故事;於是,九月九日由《今周刊》所舉辦的「超業甲子園」論壇仍然吸引滿場聽眾,透過三位追夢達人的心得分享,低迷的無力感似也瞬間退散。
日期:2014-09-18
在台中,每一區都有文化創意的亮點,像是豐原的漆藝、糕餅主題,大甲的藺草編織工藝,都堅持技藝傳承,卻又注入新理念,各自展現文創能量。 三月瘋媽祖,搭著這一波「台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浪潮,以大甲鎮瀾宮為起點,感受百年宮廟風華與文創工藝,喜新戀舊,不管遊走哪一個街區,開眼,也更開心。
日期:2014-03-27
《KANO》詮釋了勇者的浪漫與奮鬥,也喚起國人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感情,值得台灣創業家深思,在這無領導人可期待的苦悶時刻,何不回歸故土,為台灣找回向前行的力量。
日期:2014-03-13
台灣電影文藝復興的路程,只要還有人待在列車上,火車就會繼續行駛,總會看到最後一彎隧道盡頭的光;儘管人們上上下下,至少還有魏德聖和他的團隊,一直在列車上,等待最後的光。
日期:2014-03-13
第一部執導長篇電影《KANO》,三十六歲的馬志翔走上國際舞台,成為票房破億的導演新星。許多人認識螢光幕前的他,卻不知道他打從二十二歲就開始的導演夢,經過多年努力,今日的掌聲並非偶然。
日期:2014-03-13
17年,足以讓一個孩子從小學讀到大學畢業, 這是魏德聖從出社會到終於交出一張漂亮成績單的時間; 26個月,足以拍完好幾部電影, 這是魏德聖苦苦熬出一部史詩巨片《賽德克.巴萊》的時間; 185分鐘,足以看完一場棒球賽, 但魏德聖在《KANO》片中,給了我們穿越83年的感動。或許他不是台灣最會得獎的導演,也稱不上台灣最會賺錢的導演,但他每次出手,必定揪住最多人的心。從土地出發,以歷史為肌理,這是他堅持走下去的初心,也是他每次都得以「一片入魂」的成功祕訣⋯⋯。
日期:201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