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高脂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高脂共有160項結果
健康

4成清醒時間都在「看螢幕」!台人日盯3C逾7小時…保健視力吃葉黃素,「酯化型vs游離型」怎麼選?

迎接春節9天年假,除了走春踏青,想必不少人已經列出追劇清單,窩在沙發上一口氣追完最夯新劇。不過許多人習慣在1天、甚至是連夜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追完所有集數,對眼睛視力造成不小負擔。眼科醫師提醒,長時間近距離觀看手機或平板內容,應每30分鐘休息5至10分鐘,休息時可做「眨眼操」,閉眼2秒鐘,睜眼2秒鐘,反覆做5到10次,有助舒緩眼睛乾癢等不適症狀。

日期:2025-01-25

健康

過年聚餐卡路里又爆表? 研究曝餐後喝「這熱門飲品」可舒緩: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

過年過節大餐後如何保護血管健康? 研究顯示,餐後飲用富含高黃烷醇的可可飲料可改善血管舒張功能,保護血管內皮。英國伯明罕大學研究指出,攝取高表兒茶素可可飲品能降低內皮素-1生成,促進一氧化氮分泌,減少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此外,綠茶和莓果也具有類似效益,有助於心血管健康。專家提醒,搭配均衡飲食及適量運動,才能全面降低心血管風險。

日期:2025-01-23

健康

10大傷腎食物排行榜!腎臟科醫師:早餐店最恐怖是它「腎功能退化速度變快了」,吃完一定要做3件事補救

人類出生約有200萬顆腎絲球,要使用一輩子,腎絲球不會再生,死掉一顆就少一顆,人類壽命不斷的延長,腎臟的存款一定要省著點用,將來老了才能避開洗腎的危險。這篇文章非常實用且重要,台灣人每9個就有1個慢性腎衰竭,很多人說:「洪醫師,我每天都在吃這些食物,也都沒事啊?」不是沒事,是在緩慢破壞而不自知,這一篇我就抓出10個可能你每天都在吃、非常常見又容易被忽略掉的、披著羊皮的傷腎大野狼!經常吃這類食物,你會口渴、水腫、變胖、小便出現泡泡,在不知不覺當中腎功能就會退化的比別人還快!

日期:2025-01-17

生活消費

膠原蛋白斷崖式下滑,醫:即早重視內外保養是關鍵

膠原蛋白為皮膚組織中的主要結構蛋白,是年輕豐盈的關鍵。然而人體18歲之後便會開始流失膠原蛋白,25歲膠原蛋白製造能力下降,每年以1%的速度加速流失。

日期:2025-01-16

健康

火鍋湯連煮30分鐘變濃縮毒湯汁!腎臟科醫師:火鍋7大NG吃法超傷腎,這樣吃「3顆腎臟都不夠用」

除了珍珠奶茶跟雞排,台灣人的特殊飲食僻好可以稱霸全世界的應該是嗜吃火鍋,台灣人超愛吃鍋,一年可以吃掉三億份,不只寒冷冬天愛吃鍋,連爆熱夏天,火鍋店依舊生意滿滿,台灣人再熱也要吃鍋。超過85%的台灣人不論季節每個月至少會吃一次火鍋, 尤其重度火鍋成癮者可以一周連吃好幾次。來看看網路上火鍋吃貨怎麼說「火鍋是氣溫60度也不能放棄的東西」「因為火鍋店裡面冷氣很涼,吃個麻辣鍋搭配飲料冰淇淋,爆熱急凍更是暢快!」可是,這樣養成狂吃火鍋的習慣,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下來真的沒問題嗎?

日期:2024-11-29

健康

中醫食療有一套 盲目亂補恐上火! 冬令進補健康吃 提升禦寒抗病力

冬季是草木凋零、萬物閉藏的季節,這時,人體進入「冬藏」階段,是進補的最佳時機。中醫講究冬令進補,是為了讓身體在寒冬中,能調整體質、增強體力,為來年健康打下良好基礎。

日期:2024-11-27

健康

喜歡每天1杯手搖飲嗎?年紀輕輕的他喝到差點洗腎 哈佛證實:就算每週努力運動也沒用

手搖飲是台灣人生活中的小確幸,但這些飲品大多是使用人工合成高果糖糖漿,會造成三高、脂肪肝及痛風等慢性病,也會導致孩童及青少年的心臟病風險升高。哈佛研究證實:喜歡喝含糖飲料的人再努力運動,得到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比不喝飲料的人高,提醒民眾別忽視手搖飲帶來的健康傷害。

日期:2024-06-29

健康

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 西醫治療外有解法? 抗肝癌 巧用中醫助攻存活率

根據衛福部二○二二年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肝癌高居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影響國人健康甚巨。肝是沉默的器官,肝癌早期沒有症狀,當出現明顯不適時,早已是中晚期,讓治療變得棘手。

日期:2024-05-15

政治社會

寶林廚師手部驗出米酵菌酸!35食材沒毒素、難道他做菜前沒洗手?醫:3個原因讓它能被揪出

北市A13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截至周二(4/2)上午累計受害29例,其中2例死亡、5例在加護病房、2例在普通病房,其餘案例已返家,個案中有14件檢驗出米酵菌酸陽性,此案最新進度為何?從寶林茶室所扣食材、調味料等,目前通通未驗出米酵菌酸,毒素的源頭還需逐步去分析;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上午臨時招開記者會表示,北市3/24前往寶林餐廳稽查,採集環境跟生物跡證後,結果在4/1出爐。寶林廚房內包括2個刀具、1個砧板及廚師手部採驗生物跡證,送交檢驗,台大法醫所回報,4項檢體中,僅廚師手部檢體有米酵菌酸陽性反應,蔣萬安說重話:「寶林的責任你跑不掉。」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受訪時說明,本來患者都有檢驗出米酵菌酸,「現在加上環境檢體有檢出,更確信整起事件發生在寶林」,而毒素產生在寶林A13廚房發生的機會比較大,也符合目前疫調結果,責任歸屬更加明確。

日期:2024-04-02

健康

飲食作息都正常、家族也沒人罹患乳癌,怎麼我會得到乳癌?乳房外科醫師:9個要避免的壞習慣

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年報中顯示,女性惡性腫瘤發生率排名第1位的是乳癌,而且已經多年連續蟬聯女性惡性腫瘤發生率首位。一般女性25歲以上,即有可能步入乳癌發生的年齡,臺灣乳癌發生的高峰期為45至69歲,平均比歐美早了大約10歲。

日期: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