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高科技產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高科技產業共有419項結果
傳產

【地方創生 企業投資地方】匯聚地方創生能量,攜手打造故鄉執行長

期許透過為在地創造共榮共生,國發會與今周刊攜手舉辦地方創生「打造故鄉執行長」創新趨勢論壇,廣邀各界領袖菁英分享交流,從以人為本出發,思考如何讓科技創新改變在地,同時鼓勵企業投資,以行動為地方創生挹注能量。

日期:2019-11-12

科技

【地方創生 企業投資地方】知識驅動未來、科技改變家鄉,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以行動實踐關懷

一個小點子也能成為改變家鄉的大創意,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長期關注在地,持續舉辦「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邀請更多來一起發掘台灣368鄉鎮的需求,以科技翻轉生活。

日期:2019-11-12

科技

台積電赴美設廠》牽涉美、中權謀棋局的政治經濟學課題 台灣如何部署、攻防?

更新日期:2020/5/15台積電今(15)天正式宣布,在美國聯邦政府及亞利桑那州的共同理解和其支持下,有意於美國興建且營運一座先進晶圓廠,預計將於2021年動工,於2024年開始量產。在美中角力下,台積電又將如何牽動高科技產業的命運?更新日期:2020/5/11更新內容: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報導,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國政府正在與半導體大廠台積電和英特爾討論於美國建廠。據了解,美方此舉是因為自COVID-19(武漢肺炎)爆發以來,對於保護供應鏈不中斷一事更為重視,希望能夠減少對亞州進口的依賴,尤其台積電為全世界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也是全球生產速度及技術表現最好的其中一間晶片公司。不過對此消息,台積電表示,目前並未有具體到美國設廠的計畫。在2019年11月,今周刊曾對於台積電是否要到美國設廠一事做過相關報導,以下為原文:-----台積電要不要去美國投資設廠,不只是成本計算的財務問題,而是一道牽涉美、中兩國國力權謀棋局的政治經濟學課題。這一場刻正醞釀的新半導體戰爭,台灣如何部署、攻防?每一步落子,都將影響高科技產業的命運!

日期:2019-11-06

科技

AI與大數據強化數位決策 工業3.5智慧製造最佳路徑

科技部第三季AI投資潛力獎第二名 清華AI中心簡禎富教授工業3.5團隊

日期:2019-11-01

國際總經

Google為何加碼投資台灣?從這「1高2低」可看出玄機

今年9月,Google宣布,將在台灣興建第2座資料中心,並申請增資新台幣260億元,該投資案於10月28日,獲經濟部投審會通過;令人好奇的是,Google為何加碼投資台灣?這點,從外媒報導、Google部落格內容,可見端倪,母公司Alphabet第3季財報,也間接印證了,投資台灣是個「1高2低」的好選擇。

日期:2019-10-30

國際總經

在中國賺快錢的時代結束! 接下來投資要看這個產業

22兆人民幣,人民政府並不打算到期還錢的,是希望老百姓繼續把錢放在銀行讓國家運用,這就需要設計出新的產品,找到新的賣點,說服投資者不要來跟銀行拿錢。

日期:2019-10-28

科技

「新科技服務業」引領轉型 發展兆元產業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發表《創生態:科技加值 服務匯流》專刊

據經濟部工業局統計,以台灣工業與服務業約新台幣30兆元產值估算,未來五年能有3~5%的產值朝新科技服務業發展,將創造新台幣1.5兆元經濟規模的產業升級轉型。為此,工研院將新科技服務業定義為「以人為本」思維,並由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提出年度專刊《創生態:科技加值 服務匯流》,預期「新科技服務業」將扮演引領台灣產業數位轉型重要推手;同時邀集產學研各界專家,針對建構台灣科技服務新生態的市場契機提出見解。

日期:2019-10-28

台股

巧學贏家翻倍賺的庶民養股術

台股萬點高檔震盪,想追進,卻又不免居高思危?不妨參考投資贏家的當前策略,以「養股」思惟找機會。從成長、轉機、價值低估股著手,適度搭配穩配息的條件,就能找到攻守兼備,令你安心靜待股價「長大」的好股名單。

日期:2019-10-23

政治社會

中研院李羅權院士期許 基礎科學X應用科學X產業發展 三頭並進

我國培育無數優秀科學家,中研院院士李羅權不僅在天文與太空領域持續專研精進,更返國任教、擔任中華民國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國科會主委,對台灣的貢獻與影響既深且遠,而他更期許台灣未來,朝向基礎科學、應用科學與產業發展三頭並進,迸發科學強大動能!

日期:2019-10-17

傳產

成功接班、版圖擴張 如何打開經營視野?

台灣企業有九八%是中小企業,而且超過一半正面臨二代接班問題,接班,除了是企業領導人的交棒,同時也伴隨著在數位浪潮下,二代被迫面臨企業轉型升級的難題。《今周刊》與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發起的「二代大學」合作,將二代面臨的問題集結成12堂管理課,這12堂課不僅是他們要傳承翻轉老企業的課題,同時也是所有企業經營者共同的挑戰。(本專欄隔周刊出)

日期:20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