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不要太晚吃! 研究:腦血管風險增28%■晝夜規律影響進食消化與心臟健康■早餐太晚吃也傷心臟?觀察性研究有待未來釐清
日期:2024-01-23
臺北大學退休教職員聯誼會第5屆第1次會員大會於2024年1月6日,假臺北大學民生校區教學大樓九樓舉行,現場貴賓雲集,包括林鍾沂會長(前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臺北大學校長李承嘉、前校長薛富井教授、前校長林道通教授、副校長陳達新等皆親自出席。會中並邀請社科院USR計畫主持人曾敏傑教授進行專題演講,主題為「從高齡服務到高齡雜誌的創刊 — — 臺北大學社會實踐的回顧」。
日期:2024-01-09
中美晶榮譽董事長、朋程科技創創辦人、工研院院士盧明光就為了回饋母校大同大學,去年率先捐出2500萬元公益教育基金,更帶動傑出校友捐款,從2023年8月到12月底,短短幾個月已募逾9000萬元,且要在2027年募到5億元,幫母校達成教薪資比照國立大學、增加學生四年免學費員額、改善與活化校園資產等三大目標。
日期:2024-01-02
2024總統選舉第二場政見發表會今(26日)舉行,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於首輪發言聚焦教育政策,痛批民進黨執政後,108課綱引發各種混亂,連北一女老師都批評,並嗆民進黨最大問題是意識形態大舉介入教育、政治力公然介入大學自治,提及台大卡管案、林智堅論文事件等。
日期:2023-12-26
台灣六都直轄市,常常被人拿來互相比較,一名網友認為有幾個直轄市基礎建設不足,列為直轄市根本「名不符實」,好奇要踢掉一個的話,哪個直轄市要最先淘汰,引起眾人熱議,多數人都點名台南市最危險,另外桃園市也可考慮。
日期:2023-12-02
中央擴大「租金補貼2.0」方案於2023年7月上路,此方案涵蓋18歲以上的「校外住宿」大學生,不過,此方案也引發校內住宿生適用與否的問題。為了讓校內住宿生也能享有租金補貼,教育部已與內政部研商,規劃大學宿舍也可領取補助,約有26萬名大學生受惠!
日期:2023-11-06
2024總統大選倒數74天,選情逐漸白熱化,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獨立參選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各陣營持續在各地衝刺選情、拉高聲望。10月最受矚目的便是「藍白合」。國民黨與民眾黨從10/14起正式開始「藍白合」磋商與談判,侯、柯雙方不斷隔空喊話,並由柯文哲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10/30展開首度「政黨協商」會談。此外,中國10月下旬對鴻海富士康集團展開稅務和土地使用調查,引發熱議。郭台銘此後減少出席公開行程,僅在10/29出席「北台灣媽祖文化節」活動,但仍持續透過臉書發表政見或時事見解。隨著各總統參選人競選活動強度、密度都在提升,透過各種場合提出各類政見、政策及其看法,《今周刊》彙整總統參選人9月底至10月期間所提各大領域政見或政策,根據時間軸順序整理,供讀者比較參考。
日期:2023-10-31
根據教育部資料,113學年共有51校、5898名額寄存教育部,其中國立大學有2校、29個名額。讓人訝異的是,29名額中竟包含國內大學龍頭台大,佔國立大學5成以上比例。台大證實,今年主動寄存15名額,主要因應產業及社會發展需求人才培育,但不是首例,103學年也曾寄存8個名額,未來將視整體需求機動調整名額寄存策略,發揮名額使用最大效益。
日期:2023-10-16
教育程度或學歷高低通常被認為會與收入有正相關,但根據主計總處統計,觀察過去7年所得收入者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分佈,卻出現專科教育所得者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高於大學學歷所得者。以2022年統計資料為例,該年全體所得收入者的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為台幣47.5萬多元,研究院所以上學歷者則是以近91.2萬元,居各學歷之冠,然大學學歷者僅為53.6萬餘元,低於專科學歷者56.7萬餘元。勞動學者、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分析會有此狀況,第1個原因是該統計沒納入年齡因素,因為現在幾乎已快沒專科可就讀,目前有專科學歷的人通常是年紀較大的工作者,等於有較多工作年資,而工作年資也與收入高低有相關性,不一定能支持「有一技之長比有大學學歷更吃香」的論點。此外,因為高等教育擴張太快,導致大學供過於求,不只許多大學生畢業後,較多從事相對低薪的服務業或文組相關工作,也會產生求職向下排擠的效果,因此青年低薪的困境,與大學普及、教改有高度相關性。辛炳隆說,他不贊成學子選擇從高中、大學、碩士、博士「一路讀到底」,因為這樣會讓就業的路愈走愈窄,如今在職專班很方便,青年可在高中職、專科畢業後先投入職場,工作後若認為自己仍需要,再回頭就讀即可。
日期:2023-09-11
少子化海嘯來襲,全國私立大專校院首當其衝,明道大學今年6月因改善未果,被教育部勒令停招,校內自救會與教職員工周五(8/25)北上召開記者會陳情,已有研華集團關係企業德能科研願意捐助3.36億元,盼教育部收回成命,讓學校恢復辦學。不過教育部回應,依照《私校退場條例》,無賦予停辦退場學校恢復辦學的空間。至於被點名的捐助企業研華也發布聲明表示,研華與承諾書上簽署單位德能科研為單純投資關係,並不等同研華公司之決策與行為。
日期: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