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賣得最好的基金商品就是配息基金,境內外配息型商品加起來達上兆市場規模,特別是月配息的商品更是投資人的最愛,然而,對於配息基金,人們總存在有一些迷思,甚至影響基金的獲利而不知,投資人可以檢視一下自己的基金投資,或投資觀念中了幾項?
日期:2021-01-15
COVID-19影響持續延燒,包括疫苗研發、病毒變種等問題,同時間拜登當選美國新任領導人,改變美國政策方針,並重新關注氣候變遷議題,以上關鍵事件將為2021年帶來什麼影響?面對瞬息萬變的前景,一起與M&G 投資部門的四位專家,探討未來一年的挑戰和機遇。
日期:2020-12-29
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各國政府與央行紛紛靠「印鈔」這款特效藥,試圖拯救金融市場與經濟表現,吃完特效藥產生的後遺症,可能在2021年出現。在債市的部分,富邦金、大拇哥投顧都提醒投資人,必須特別小心因大撒錢而續命的殭屍企業,以免投資踩雷。
日期:2020-12-21
債券市場普遍低利,投資人若想獲得較豐厚的固定收益,多會配置高收債或新興市場債,但如今經濟尚未全面復甦,這一類債券仍有不小的風險,須更加審慎選擇。
日期:2020-12-16
今年全球政治及經濟環境皆充滿不確定性,若是投資股市,許多人也承受不了市場劇烈的起伏,安盛投資管理台灣總代理富盛證券投顧指出,若想兼顧足夠的投資報酬潛力、相對好的配息,波動幅度小於股市的高收益債券,值得中長期投資人列為首選。
日期:2020-12-14
發生的投資錯誤是可以被修正的!在投資的長路上,儘管我們知道「定期定額」可以幫助我們克服許多投資偏誤。然而,就算我們都曾犯過類似的錯誤,但你知道為何同樣的錯誤我們還會一犯再犯?又該如何克服?
日期:2020-11-26
「加薪太難,要有錢,不如好好地靠自己研究如何投資。」在新聞圈已有十年資歷的財經主播詹璇依,一開口,就先給了小資族一個中肯建議。但是,理財這件事「知易行難」,就算知道要做功課,面對複雜的理財工具及數字,卻往往不知從何開始,對此,詹璇依認為,「可以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
日期:2020-11-16
投資遇逆風可有解方?在投資上,我們都知道要「汰弱留強」,但在實際行為上,卻常是汰強留弱,也就是當投資基金獲得成果、賺了十幾、二十幾趴的時候,可能傾向選擇全部獲利了結;可是當基金受挫下跌十幾、二十幾趴時,我們在行為上要不就是選擇逃避,要不就是乾脆停止扣款。您知道我們在認知和行為間為何兩相矛盾?
日期:2020-11-12
國人熱中用指數型基金打造投資組合,挑選適合的債券ETF,依風險屬性不同而有許多眉角。但是無論如何,定期的回測與調整,才能規畫出穩中求勝、最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
日期: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