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卸下駐日本代表職位,返台接任總統府資政一職。回顧2016年,謝長廷銜蔡英文前總統之命,以「首相級、黨魁級大使」(謝曾任閣揆、民進黨主席)身份駐日,受日媒高度關注,如今功成身退,也為台日關係留下「善的循環」。謝長廷8/7卸任當天,維持一貫低調行事風格返台,但仍有數十名好友、昔日部屬與支持者提前到松山機場接機歡迎,讓謝長廷相當驚喜。他也在事後補充道「別時容易見時難」,並認為「自己的人生又翻過新的一頁」。回顧謝長廷8年駐日期間,歷經許多風雨,但仍促進台日關係不小進展。如2018年關西機場事件,讓他遭遇國內在野黨砲火抨擊,但他也致力促成「台日友好」,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等政要交好,日本政府更在COVID-19期間馳援台灣疫苗,都是顯例。至於駐日代表一職將由誰接棒,各界傳出將由考試院前副院長李逸洋出任,不過尚未獲得證實,府方也尚未公布該項人事令,但據媒體報導,新任駐日代表李逸洋預定9月抵達日本履新。
日期:2024-08-12
存股池中,屬於金屬加工型的企業,如豐祥KY、捷流閥業以及宇隆(2233),均繳出亮眼的第2季獲利成績單,我們研判與金屬原物料價格大跌有相當程度關係。遠東新的第2季財報則是讓我們有鬆一口氣的感覺。
日期:2024-08-12
提到跨年,許多人都一致想起台北101每年的跨年煙火,國外親友首度訪台,也有不少人會選擇帶他們到101觀景台一覽台北全貌。在許多對台灣人來說的關鍵時刻,像是運動員在奧運奪金、疫情期間感謝國際友人捐助疫苗、國外重要政府官員訪台,101也都以點燈方式,讓世界看見台灣、表達台灣的感謝,101董座張學舜是如何讓101成為台灣的名片?
日期:2024-08-12
全球瘋AI,只是卻傳出輝達AI伺服器平台GB 200恐怕延遲出貨。指標代工廠鴻海本周將召開法說會,市場傳言是否為真?未來又會如何影響AI概念股獲利,全看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怎麼說。Google硬體發表會來了!這次折疊機終於要來台,第一代Google折疊機僅在少部分地區發售,如今終於登陸台灣,也代表這次Google認真要來推折疊機。這類新穎產品,真的賣得動嗎?1、鴻海法說會登場 GB200、iPhone 16成焦點2、Google發表會來了! 第二代折疊機會登台嗎?3、主計總處修正全年GDP預測 Q2表現不如預期,這次會下修嗎?
日期:2024-08-12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4-08-11
近月相繼發生基隆籍「福洋266號」漁船、宜蘭籍「富申號」漁船,因被指越界捕撈,遭日本扣押,在繳款後才得以放人放船。對此,中國外交部9日罕見對此發布「發言人答記者問」,表示據《中日漁業協定》,日方無權在有關水域對「中方漁船」採取執法措施,已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其立即糾正錯誤做法。
日期:2024-08-10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7月營收報喜!昨(9)日公布7月自結合併營收2569.53億元,月增23.61%、年增44.67%,刷新歷史新高紀錄,但美國廠投產進度卻是一波三折,美媒最新報導,美台文化衝突持續、對手英特爾搶人與川普政治威脅等3大挑戰,在在墊高明年投產的難度。
日期:2024-08-10
截至目前為止,存股池所追蹤的公司,第2季獲利大多表現良好(也有一些不好喔)。這期我們針對崧騰(3484)、群光(2385)這兩家毛利表現較突出的公司來分析。
日期:2024-08-09
總統賴清德週四(8/8)親自主持「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賴清德致詞時指出,「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永續發展」才是朝野、不分政黨為國家共同打拚的目標。委員會並且由環境部長彭啓明、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分別報告氣候變遷與電力挑戰。對此,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質疑委員會疊床架屋、無法源基礎,台電8月5日在下午6時太陽下山時,下達緊急調度指令,要求用電大戶緊急降載用電;民進黨團則是反批國民黨,一直在帶風向,塑造缺電的假象,事實上數字會說話,不管是行政部門或是環團,都在告訴國民黨「台灣2030不缺電」。
日期:2024-08-08
在父親節這天,總統賴清德周四(8/8)召開首屆「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議。他表示,在極端氣候衝擊下,有愈來愈多來專家提醒,人類現在所經歷的每一年夏天,都會是「餘生最涼的夏天」。賴總統直言,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對任一國家都是艱鉅挑戰。他譬喻,突如其來的天災像是「急性感冒」,而全球氣候變遷則像是「慢性疾病」,但無論是急是緩,政府都有責任持續加強台灣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機制,不斷強化國家永續發展的韌性。談到核能,賴總統回想20幾年前擔任立委時,與跨黨派立委提案制定《環境基本法》,首度將「非核家園」入法,並完成立法。他說,當時執政黨民進黨非國會多數,這證明「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賴總統期許國人藉此委員會,了解能源議題絕非僅是「反核」或「擁核」的「是非題」。他強調,國家氣候治理的每一個決策,勢必都是多元的「選擇題」,甚至是複雜的「多選題」。
日期: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