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某貴族幼兒園傳虐童事件,有家長忍無可忍在臉書上公布監視器畫面,只見幼兒園老師情緒失控,把年幼孩童的書、書包丟到教室外。該名幼童跑著把書包撿回,情緒尚未平復的老師,竟然再度把書包丟到更遠處。其實,此間貴族幼兒園並非首次出事,早在2020年就爆發虐童案件。當時教師不僅強逼孩童吞下嘔吐物、要脅剪舌頭等離譜行徑。這次再爆虐童案件,令當地家長人心惶惶、並在社群掀討論熱度。北市教育局說明,目前已召開2次調查會議,倘若屬實,最重可懲處60萬元罰鍰,若涉情節嚴重得令幼保員不得再從事相關服務,而若情節重大,經查為園方管理瑕疵,甚至會撤銷幼兒園許可執照。此次事件由於幼童身上並無外傷,若非母親警覺孩子情緒異常,堅持報警,通報社會局、教育局,在主管機關介入,調閱監視器後事件才曝光。只是,國內並非所有幼兒園設有監視器,目前僅托嬰中心強制設立監視器,幼兒園監視器則採用補助、鼓勵制。兒權會創會理事長王薇君認為,相關法規應中央主導,硬起來立法規範。她不諱言,「口頭上說尊重地方自治,只是在推卸責任。」倘若交給地方自行決定,恐會因為各地方政府預算不同,導致政策推行強度不同,恐讓政策打折扣。
日期:2025-02-12
家有智能障礙的孩子,讓陳節如投身社福工作,還搖身成為立委。從民間到國會,她一路來的奮鬥歷程,就是台灣社福制度發展的縮影。
日期:2024-10-30
喧騰一時的1歲10月大男童剴剴遭劉姓保母姊妹凌虐致死案,台北地檢署今天偵結,認為劉姓保母姊妹去年受兒福聯盟委託照顧剴剴,稍有不順動輒打罵,綑綁他四肢、頭部,身體塞入水桶、長時間罰裸體躺在地上、罰站於陽台、雙腳抬高跨門上,不得變換姿勢,甚至重複使用爬滿蟑螂之紙杯,裝不新鮮、冰箱廚餘、燒焦物絞碎或未加熱打泥物餵食,一天只提供一餐約半個紙杯的飯量,致剴剴額頭骨凹陷、屁股嚴重變形,被照顧不到3個月,體無完膚,終因營養不良死亡,今依妨害幼兒發育等罪起訴劉姓姊妹2人,北檢痛批2人作法人神共憤,全案移由北院國民法官審理,並將於審理期間具體求刑。
日期:2024-04-18
被稱作「台版黑暗榮耀」的台中豐原高中學生輕生案,歷時1年、經過3次調查,最終結果大逆轉,包括前學務主任等3人被認定霸凌成立,但相關懲處卻讓民間團體、家屬質疑輕放,難以接受……。
日期:2024-02-22
新北市一名國三生遭同校生持彈簧刀割頸,最後宣告不治。檢警初步驗結果,死者總共被刺10刀,傷勢分布在頸部、左胸、右下背,幾乎刀刀致命;這起事件引發社會譁然,再度掀起校園安全問題的探討。被害家屬也發聲,表示孩子是一個正義感爆棚的人,無奈喊話:「希望我家人的死可以換來修改《少年事件處理法》。」一名老師吐露現在教學一線老師們的困境,也直指現存校園輔導管教辦法是錯誤的,「學生輔導與管教辦法中,很多條例都保障學生的立場,而所有學生在輔導管教辦法中的流程,也都是一樣的,所以你如果是現場教師,也無法對這個兇惡的學生做任何的事情!」至於該名行兇少年與涉嫌教唆的女學生將面臨什麼刑責?律師廖芳萱表示:「少年殺人最輕判5年,而且不會判死刑。」全教產(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週三(12/27)發布新聞稿指出,有基層老師反映,此類校園安全事件,教育部要負全責,教育部主管的《學生攜帶危險物品管理辦法》窒礙難行,學校不敢處理違禁品,不能搜查、不能單獨詢問,否則就會被家長或是人本基金會投訴,或提告說是「針對」學生。針對此起事件,教育部回應相當重視各界提出的建議及呼籲,並承諾會檢討現行中介教育後的輔導評估機制、強化校園高關懷對象的輔導措施與管教作為,並提升現場執行人力經費。
日期:2023-12-27
(今周刊1392)國小狼師性侵女童,被校長、行政人員聯手護航掩蓋,國中教師長期凌虐施暴學生,多次躲過解聘案續執教鞭,各種光怪陸離的「搓案」亂象,活生生在全台校園上演,是誰讓大人得以隻手遮天,對加害者輕懲縱放?孩子們身處的教育現場,還藏著多少危險黑幕?
日期:2023-08-23
備受關注的新北板橋幼兒園餵藥案週三(7/12)偵查終結,包括彭姓園長以及已離職的趙姓教師在內共9人,均給予不起訴處分。檢方查出,幼兒園確實拆除教室監視器鏡頭,但動機並非湮滅證據,而是為了「省錢」於4月中旬拆除監視器,此外,監視器畫面也沒看到可疑的「餵藥」行為,也無證據認定幼兒園有不當管教,導致幼童有傷害或有妨害身心健全或發育結果。
日期:2023-07-13
一名育有3名孩子的小兒科醫師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過去因為寵小孩,導致他們生活習慣以及自理能力出現問題,決定採取嚴厲的管教措施,包括打小孩耳光、罰跪等。孩子的生母通報家暴,並控訴兩個兒子共被打100個耳光,引發議論。對此,許多醫師紛紛發聲痛斥這樣的行為,而該名小兒科醫師目前已將臉書關閉。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也在臉書PO文表示,「有時候,面對情緒,先停下來,讓自己與孩子隔離開來,冷靜一下,才能夠更理智的思考」。王婉諭表示,家長尋求專業協助,不代表是「失職」的父母,透過親職教育,才可以協助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正面有效的幫助。而當事醫師任職的禾馨醫院主管蘇怡寧醫生也在臉書發表看法,「家暴就是不對必須嚴厲譴責」透露該醫師原先就已經轉兼任打算離職,所以先暫停該醫師的所有臨床職務,靜候調查。
日期:2023-07-03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爸媽,「究竟怎樣才是為孩子好?」的教養大哉問,讓現代爸媽不得不小心翼翼,甚至懷疑自己。其實,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教我們如何教他」。全職奶爸「綠豆粉圓爸」勇敢翻轉傳統家庭教養模式,結合阿德勒心理學,透過親身實踐,幫助爸媽以鼓勵、信任、協助、支持、陪伴孩子,取代打、罵、恐嚇、利誘、處罰與獎賞的傳統教養法。讓孩子感受到自我價值,自然有信心與勇氣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日期:2023-07-03
「媽媽,妳還好嗎?」小丹拉開紗門走了出來,一臉擔心地問。早春的澳洲,氣溫乍暖還寒,小丹這兩天又生病了。趁中午我的工作告一段落之際,走到後院的木階上坐下發呆。「嗯?我沒事呀!你怎麼會這麼問?」對小丹突如其來之舉,我驚訝地說。「妳看起來……好像不太開心。」小丹一邊說著,一邊輕輕到我身邊坐下,默默地環抱起我的手臂。
日期: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