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穩健經營的品牌形象,兆豐銀行的「理財e把兆」將科技融入傳統金融服務,為投資者打造低門檻、智能化的理財平台,幫助投資者靈活應對市場波動。讓我們一起透過兆豐銀行「理財e把兆」,探索機器人理財背後的策略優勢,掌握金融市場的全方位工具。
日期:2024-12-11
身兼丹佛大學行為財務學教師、理財顧問和註冊會計師,作者艾倫‧羅斯有感於見過太多失敗者的案例,於是決定教8歲的兒子凱文,從小就建立正確理財觀。 上課過程中他驚覺,原來成年人的投資盲點,8歲孩子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父子倆還一同設計了「小二學生投資組合」,並以數據證實,99%的華爾街專家都敵不過它!
日期:2022-12-23
眾人最害怕的事情是什麼呢?是「錢花完,人還沒死」,缺錢通常是人們最常見的困境,大家都想要錢,但錢又好像沒那麼好賺,怎麼想好像都沒辦法賺夠錢?我們該怎麼辦呢? 或許大家會說:靠投資!但怎麼投資呢?好像也沒錢投資? 你的心聲,經濟學家都聽到了,他們致力一生都想為大家找到一種「風險變小,報酬提升」的投資法。 兩位作者是耶魯大學教授,他們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森的投資方法出發,提出一套不增加風險,卻可讓報酬提升50%以上的投資分配法,這套方法強調「時間的多樣化」,就是透過時間的長度來降低風險,並運用槓桿,取得比傳統方法高出50%以上的獲利。
日期:2020-12-07
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已成台灣人投資新寵,央行資料顯示,國內ETF淨資產總值,自2011年以來,便持續攀升,截至2019年7月,規模已達新台幣1.35兆元;有趣的是,ETF的誕生,和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被譽為「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之父」的哈利‧馬可維茲(Harry Markowitz),極為有關。
日期:2019-10-15
金融科技是這兩年的熱門話題,其中的機器人理財或智慧理財更是多家金融機構爭先推出的新服務,特別是很多這類的服務都標榜著可以快速的幫投資人找到適合的投資組合。運用科技説明投資人來建立投資組合,固然是件好事情,我也樂於見到現在終於有些金融機構會開始把投資焦點放在投資組合當中,而不是僅銷售單一的產品,但是設計投資組合是一項很專業的事情,並不是隨便把幾檔基金放進去,就叫做適當的投資組合。
日期:2018-07-10
投資是很個人化的一門學問,絕無標準答案。基金投資也要從了解自己做起,掌握你的投資性格、風險承受度、財務狀況等「個人基金投資力」,了解你的投資類型和操作方式,才能知己知市,戰績輝煌。
日期:201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