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不等於失去智慧」,漸漸喪失短期記憶的長者們,過去的長期記憶卻還封存在他們的腦海裡,於是在失智症長者的非藥物療法中,「懷舊療法」一直是許多研究專家和照護者推行的療法之一;試著讓長者從過去熟悉的情境中,得到充分的安全感,進而降低遊走、妄想、行為障礙等等,甚至還有可能,延緩腦部功能的退化。
日期:2019-06-26
在兒童心臟學耕耘超過60年的呂鴻基教授,桃李滿天下,連柯文哲、賴清德都是他的學生,除了成立台灣第一個醫療基金會、催生出台大兒童醫院,他還擁有「台灣兒童心臟學之父」的稱號。
日期:2019-06-20
「賴醫師,我決定放棄治療。」「為什麼?」「開刀費用可能負擔不起……」口腔癌第四期的施先生,絕望地說出他的決定。這是在相較北部大醫院、相對「偏鄉」的彰化醫院診間,腫瘤科醫師賴易成和病人常上演的對話。
日期:2019-05-30
年僅二十八歲、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大學、台灣大學醫療器材與醫學影像研究所的謝懿為例,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的老闆就是他自己。他一八年創立的遠距醫療公司——鳴醫,目前已募集到約一千萬元資金,他的目標是募到一千五百萬元。鳴醫獲得Amazon青睞,享有免費雲端空間、技術交流分享等資源,且團隊獲邀加入旗下加速器,可獲得一年五千美元的支援,以及相關技術開發討論。
日期:2019-05-06
編按:日前中國醫藥大學通過衛生福利部審核,成立「細胞治療中心」,針對實體癌症第四期的患者,像肝癌、乳癌、大腸癌末期,透過血液和自身的腫瘤混合培養出「樹突細胞疫苗」,打進患者體內,可以喚醒免疫細胞攻擊腫瘤,達到治療效果。為了「活下去」,每年台灣有上百名癌症病患不惜一切代價,飛往海外,尋求一線曙光,在癌友的連署呼籲下,去年衛福部正式開放癌症免疫細胞治療,首波通過申請的醫療院所名單即將公布,免疫細胞療法究竟是否為救命仙丹?細胞療法能否取代傳統化療、放療?本文將一一解析。
日期:2019-05-02
「我們很看好這項腦波研究技術,不只應用在憂鬱症,我們也發現全球的睡眠市場也有很大的需求…」全球筆記型電腦代工最大廠仁寶電腦總經理翁宗斌,侃侃而談地說起這項腦波探測技術。
日期:2019-04-18
「不可傷害病患」(Do no harm),是全球西醫學生都曾宣誓遵守的最高價值,因為治療並不總是有益無害,有時對人體的影響更不是立即可見,需要醫師審慎評估。但在台灣,由於健保支付制度的財務誘因,以及民眾對疾病的恐懼,出現許多非必要的「過度醫療」行為,不僅浪費健保資源,更可能傷害病患健康。唯有建立正確的醫療品質觀念,才能分辨醫療行為的合理性,避開無處不在的過度醫療陷阱。
日期:2019-04-08
歷經生與死的層疊交會,方念華如今想來,心中仍有對至親的不捨,然而在陪伴母親走過人生最後一段旅程的路上,盈滿她心中的,除了悲傷,更多的是學習、感觸,以及無盡的感謝
日期:2019-03-19
過去,新創圈熱門關鍵字是:電商、App;近兩年,隨著AI和物聯網技術的成熟,也改變了新創環境樣貌,落實到垂直產業的應用與服務,像是生醫、能源與環保等領域;同時也因為人才與技術優勢,國際注目的眼光,開始看向台灣……
日期:20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