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文在寅上任以來,推動的打房政策不得民心,加上近日首爾、釜山市長補選大敗,恐動搖其政權。面對明年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韓國進步派與保守派的生死鬥爭,正要開始。
日期:2021-04-14
在台灣外交部宣布即將在蓋亞那設立台灣辦公室不到24小時,蓋亞那外交部卻宣布持續堅守「一個中國」政策,並聲明與台灣沒有建立任何外交關係,由於所簽署協議溝通有誤,這項協議自此終止。這凸顯台灣在國際上所受的挑戰,但同時台灣仍然是美國在南美的重要合作夥伴。
日期:2021-04-12
太魯閣出軌事故至今,許多政治人物紛紛表態願意捐善款,像是桃園市長鄭文燦、台中市長盧秀燕、高雄市長陳其邁等縣市首長,都捐出1個月薪資,而衛福部賑災專戶到昨(8)日,捐款金額已累計高達5億9872萬1069元。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出席台北市議會進行施政報告,被議員追問是否願意跟進捐款,他雖然表示願意捐2個月薪水,但不解地問「寧可捐給台北市的緊急救護基金,我為什麼要捐給衛福部?」
日期:2021-04-09
台灣逢56年來最大乾旱! 外國媒體上個月警告,旱象恐衝擊台灣半導體產能、影響股價,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公開表示,「科學園區和工業區用水需求,可在旱災期間鑿井使用」。此言一出在網路掀起熱議。王美花事後澄清,這是竹科廠商建議,且鑿井早有前例,但外界仍罵聲四起,批評不濟燃眉之急。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駱尚廉指出,在估算地下水量、安全取水量前提下,鑿井確實是緊急應變手段,但並非長遠之計,反而海水淡化、回收水設備更新,以及在都市外圍間防洪地下蓄水道,才能因應極端氣候。
日期:2021-03-10
「我們已經體驗到這樣的恐怖…;」2012年1月,日本知名影星渡邊謙受邀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發表演說,主題是分享日本「311」災後重建經驗。這場災難,固然包括了日本史上最大地震、海嘯,但渡邊謙所謂的「恐怖」,直指地震與海嘯所引發的核災:「我們已經體驗到依賴『核能』,這項人類直到最後都無法控制的物質的恐怖。」
日期:2021-03-10
「我們已經體驗到這樣的恐怖…;」2012年1月,日本知名影星渡邊謙受邀在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發表演說,主題是分享日本「311」災後重建經驗。這場災難,固然包括了日本史上最大地震、海嘯,但渡邊謙所謂的「恐怖」,直指地震與海嘯所引發的核災:「我們已經體驗到依賴『核能』,這項人類直到最後都無法控制的物質的恐怖。」
日期:2021-03-10
2011年3月11日,強震引發的海嘯,讓福島第一核電廠停擺失控,險些釀成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核災;日本首相甚至擔心科幻小說中的「日本沉沒」,即將成為現實。最壞的劇本雖未發生,但足以讓人反思使用核電的風險與代價,台灣社會也因此出現前所未有的反核意志。10年後的今天,「非核家園」這項曾具高度共識的價值,卻屢屢受到挑戰;重啟核四,再次成為公投選項。究竟是外在環境發生劇烈變化,還是我們忘記了當年的教訓?
日期:2021-03-10
今年是福島核災10周年,10年過去了,日本改變了嗎? 人類有因此而記取教訓嗎?日本當時的最高負責人、前首相菅直人,如何回顧過去的決策,對台灣又有什麼樣的建議?
日期:2021-03-10
數位化的趨勢早已在人們生活周遭展開,但在二〇二〇年,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不僅造成世界多國經濟創傷顯露,企業倒閉及勞工失業等問題隨之而來,疫情的擴散卻也加速人們對於數位科技的依賴。
日期:2021-03-09
電動車商機不只於乘用車,包括載人、載貨的商用車也是一塊大餅,因為數量、客製化等要求,競爭較乘用車小一些,也成了台灣可能切進的機會,鴻海與裕隆合資成立的鴻華先進,除了瞄準乘用電動車市場,如今另外一大方向「電動巴士」也曝光。
日期: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