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首爾梨泰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首爾梨泰院共有9項結果
生活消費

企業私人美術館之必要

疫情後全面回歸的「二○二四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於三月二十七日正式啟動,今年參展藝廊數目比去年增加六十六家,更有來自四十個國家與地區的藝廊,匯集二十世紀藝術大師的經典之作,與當代知名及新進藝術家的作品。今年台灣亦有十家畫廊參展,令人期待!

日期:2024-04-02

國際總經

梨泰院156死,女性人數高出男性1倍!不分國籍女性都高死亡率,和呼吸方式有關?一表看存活關鍵

南韓首爾梨泰院踩踏意外,截至11/1為止共156人喪生、151人受傷,156人死亡部分,女性101人男性55人,比例為2:1,按年齡層來看,20~29歲最多為103人,其後依次為30~39歲(31人)、10~19歲(12人)、40~49歲(8人)、50~59歲(1人)。這次意外中,有26名亡者是外籍人士,從相關報導推估也是女性居多,國籍分別是伊朗5人、中國4人、俄羅斯4人、美國2人、日本2人,以及法國、澳大利亞、挪威、奧地利、越南、泰國、哈薩克、烏茲別克、斯里蘭卡各1人。從數字來看,女性死亡數高出男性1倍,為什麼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解釋,當人體受到壓迫時,肺部就會沒辦法去膨脹呼吸,而呼吸法可分為胸式、腹部呼吸2種,女性大多依賴前者呼吸方式,可能也是因此導致死亡比例高於男性的原因。

日期:2022-11-04

國際總經

梨泰院悲劇像打在傷口上的重拳!南韓疫後景氣復甦屢受挫,近7成大學畢業生幾乎放棄求職…

10月29日晚間,南韓首爾梨泰院湧入約10萬人潮,參加萬聖節派對活動,卻因人數過多,於窄巷內發生嚴重推擠、踩踏意外,導致總計(截至11月1日上午)156人死亡的慘劇。

日期:2022-11-01

政治社會

關鍵2hr他們逃離梨泰院「3個人貼著我吐血死去,完全是絕望」…這爸爸拚命把孩子遞出去

梨泰院上週六(10/29)晚間10點多發生大規模踩踏事件,截至週二(11/1)上午死亡人數來到156人,包括101名女性及55名男性,其中26人為外籍人士。在事發48小時後,有民眾接受中國媒體新京報專訪,將自己在梨泰院那兩小時的恐怖經歷說出來。南韓媒體也報導,當天萬聖節湧入超過10萬人潮,但現場維持秩序的警力卻不到200人。南韓警方說,當天因為首爾有抗議活動,警力都被調到其他地方,沒事先規劃人流動線,才無法在意外發生的第一時間,做出正確處置。

日期:2022-11-01

國際總經

目睹一群人在死屍旁笑鬧「我對人性失去信心」...梨泰院踩踏悲劇:一場狂歡如何變成150多人死劫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2-10-31

國際總經

梨泰院踩踏意外「年輕人多是站著被擠死」 拜登哀悼、外國親屬急尋人,想保命切記2要點

一場萬聖節派對竟釀成南韓史上最嚴重的踩踏意外,南韓首爾梨泰院10/29發生嚴重的大型死傷事故,超過149人在推擠踩踏事件中喪命、82人受傷,即便現場許多人手牽手喊著「要活著出去」,全因全身卡住無法動彈,親眼目睹朋友被壓死。而死者多為20多歲的年輕人、女性居多,踩踏事件也震驚國際,有外國親屬發文尋人,美國總統拜登也發表聲明表達「最深的哀悼」。這場踩踏意外除了3個致命要素同時存在,進而釀成悲劇,有台灣醫護人員指出,現場罹難的人不一定都是全部被踩死,而是有可能站著被「活活擠死」!如果自己身在人潮擁擠大型活動中,當推擠意外發生,一定要切記2要點、1姿勢,才有保命求生的機會。

日期:2022-10-30

政治社會

新北耶誕城「會比梨泰院案更多人」!11/11開幕單日人數估破10萬 疏導機制曝光、侯友宜全程緊盯

今周刊編按:新北市長侯友宜今(10/30)日受訪時表示,新北耶誕城「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強調都會把安全做到位,會鉅細靡遺的守護市民到歡樂耶誕城的安全。南韓梨泰院昨晚的一場萬聖節活動,發生至少百人死亡的踩踏事故,外界格外關注11月11日將開幕的新北耶誕城有無相應的防範措施與機制。對此,新北市府觀旅局表示,按歷年最多的人潮經驗平日單日人潮約10萬,而今年可能要再往上增加,不過市府會採分階段分流機制、一進一出單向通行管制等,以民眾安全第一為活動主要考量。觀旅局也透露,此次活動前已與相關單位針對進場動線及人潮疏散進行研議,後續也將持續討論、滾動式修正。

日期:2022-10-30

生活消費

奈格颱風「共伴效應」發威 今晚起3地區雨勢再增強,氣象局:北部恐持續降雨到「這天」

中央氣象局於今針對5縣市發布豪大雨特報,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宜蘭縣山區有局部大豪雨或超大豪雨,新北市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基隆北海岸、臺北市、宜蘭、花蓮地區及綠島、蘭嶼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

日期:2022-10-30

焦點新聞

台灣何時可解封? 台大公衛:最好再等一周 「德國就是太快放寬」

台灣已經連續三天未單日新增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病例,也連續28天沒有出現本土感染個案,因此外界期盼何時可以放寬社交距離的限制,使日常生活進一步恢復正常。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認為,最好多等一個星期,確定沒有增加新增病例,再討論放寬社交距離較保險。

日期: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