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首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首席共有2455項結果
國際總經

烏俄談判有望》市場避險需求疲軟 美股強彈834點「材料、金融領軍攻高」

烏俄戰事未歇但談判有望,市場避險需求疲軟,美債持平,美元和黃金回落,由於俄羅斯能源免受制裁,國際油價跌破每桶 100 美元,美股四大指數週五 (25 日) 齊揚,材料與金融類股領軍攻高。

日期:2022-02-26

債券基金

俄股一度打5折、市值蒸發7.25兆!有俄羅斯基金怎麼辦?今年跌掉2成了…外資建議3字操作

編按:俄羅斯總統普丁周四(2/24)入侵烏克蘭,雙方爆發激烈衝突,金融市場立刻跳水,以美元計價的RTS指數盤中腰斬50%,來到610點,以盧布計價的Moex指數也一度重挫45%,讓俄股一天市值就蒸發約2590億美元(約7.25兆台幣)。盧布更是暴貶9%創新低,俄國央行隨即出手干預外匯市場,釋出1兆盧布(約台幣3300億元),增加市場流動性。

日期:2022-02-25

國際總經

烏俄衝突升溫》小摩警告通膨飆升、大摩卻鼓勵逢低抄底 一文讀懂五大指標外資這樣看股市、看經濟、看匯率

隨著俄烏局勢急轉直下,金融市場膽戰心驚,這場數十年未見的地緣政治風暴效應多大?《今周刊》特此整理了5家指標外資觀點,提供投資人參考。

日期:2022-02-23

政治社會

台灣加入 CPTPP 的雙重挑戰

自從台灣和中國在 2021 年 9 月皆宣布有意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各界對於兩國成功參與的機會有諸多揣測。其中最為討論的兩面向,即是經濟政策與地緣政治。外界對於中國加入的關注焦點(以及疑點)是中國是否能夠能遵循 CPTPP 的規則。與台灣相較起來,中國更將地緣政治視為主要的障礙。

日期:2022-02-22

理財

低利、通膨時代,存錢根本是笨蛋?歐洲「理財之神」:提高收入無法讓你財富自由,儲蓄才可以

人往往錯誤地希望:「等我收入夠多,一切就能改善。」然而事實上,我們的生活品質會和收入同步提高。你賺得愈多,需求也愈多。事實說明,不儲蓄的人,最後唯一能夠擁有的就是債務。

日期:2022-02-18

國際瞭望

又要叫我第一名!丹麥將完全放棄疫苗接種

去年 9 月丹麥是第一個取消所疫情有限制的歐洲國家,後來因為變種病毒又重啟部分限制。雖然較溫和的奧密克戎(Omicron)感染速度瘋狂,但因有高疫苗接種率為後盾,丹麥政府又宣布, 2 月 1 日開始取消幾乎所有限制,再度成為第一個取消疫情限制的歐盟國家,現在,丹麥又要創紀錄了,打算在短期內完全放棄疫苗接種。

日期:2022-02-16

國際總經

我們有80%機會,看到毒性越來越弱的病毒…疫情正在接近尾聲?莫德納CEO這樣說

肆虐全球逾2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已接近尾聲?面對這個問題,莫德納執行長班塞爾(Stephane Bancel)稱,隨著病毒毒性減弱,「我認為,這是個合理的情況。」

日期:2022-02-16

房地產掃瞄

情侶甜蜜購屋…翻臉對簿公堂好阿雜 專家:不想變怨偶,過戶、貸款這5大事項要注意

每到了情人節,情侶之間總會準備禮物或慶祝活動來聊表愛意,許多情侶在還不想結婚,卻又穩定交往的前提下,也會開始規劃安排未來的人生進程,再加上現在的低利環境及買屋保值的觀念,情侶常會考慮在婚前就共同購屋。不過,專家提醒,未婚的情侶要共同購買浪漫小屋之前,有許多的問題諸如貸款、房屋物件的共有持分以及未來售出的問題必須要注意,且權利與義務要規劃清楚,以免到時這些世俗的瑣事,影響了當初羨煞旁人合購時的甜蜜。

日期:2022-02-14

健康

美國疫情死亡進逼100萬人》新冠肺炎第三年 苦難該結束了? 或許該看看1918大流感的經驗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COVID-19)進入第三年,全世界累計確診超過4億人,但曙光要出現了嗎?以重災區美國為例,累計死亡人數在2021年12月中超過80萬人,上周春節連假期間更突破90萬人。照這種速度來看,幾乎可以確定,今年上半年美國累計死亡將突破100萬人!然而,從美國、歐洲到亞洲,一些國家紛紛開始降低防疫管制,或準備有條件開放國門。部分美國專家認為,造成全球數千萬人死亡的1918全球流感大流行(又稱西班牙流感)經驗,特別是其進入第三年在美國的狀況,或許可從中看出新冠肺炎進入第三年的可能變化。簡單來說,未來新冠肺炎可能變得更溫和,朝向流感化的方向前進,但若大家輕敵、沒做好該做的防疫措施,疫情仍可能出現區域性的反撲。

日期:2022-02-11

國際總經

物價漲到讓人「凍未條」!升息是抑制通膨的萬靈丹?你得先了解這3件事

近期的物價上漲,肯定令消費者「很有感」。本周四(10日),美國勞工部發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幅達7.5%,創40年來新高,顯示通膨壓力居高不下,整體情勢較許多經濟學家所預期的,還要糟糕。

日期: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