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永續成為全球顯學,太陽光電是臺灣實現能源自主的關鍵。工業技術研究院日前舉辦「二○二四沙崙綠能國際論壇暨成果展」,針對新世代太陽光電、前瞻光電材料與電網管理等議題,邀請國內外專家進行交流分享,場外同步實體展示展品與場域導覽,探討臺灣發展太陽光電新機會,創造促成國內外綠能產學研合作商機,攜手迎向太陽能光電新紀元。
日期:2024-11-07
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模組、LED、面板、養豬與電動車產業,廝殺慘烈,導致利潤急劇下降、嚴重虧損;把中國視為主要獲利市場的台灣企業,包括石化、鋼鐵、水泥、紡織業也受過度競爭的衝擊,出現盈轉虧。
日期:2024-08-28
在巴黎奧運跳水項目,拿下8面金牌的中國,訓練出跳水天才全紅嬋,以「水花消失術」打遍天下無敵手。從中國追求優勢的極致,來看產業發展,有的產業卻因無序、過度的競爭,陷入虧損的慘況。
日期:2024-08-14
學校剛開學,麵包店內幾位同事的孩子,陸續傳來在學校被傳染的消息,剛從大昇水產養殖場回來的我開玩笑說:「這是密度的問題,室內無法將距離拉開,傳染速度就快,阻斷疫情最好的方式就是乖乖在家休息,病菌才無法一直散播。養殖池內也一樣,一旦魚群聚集密度高,水質以及水中含氧量就會降低,魚也容易生病或受傷。」
日期:2024-02-27
高齡、低薪、看天吃飯……,這是過去不少人對台灣傳統農業的既定印象。近年來,一家又一家從科技業跨入農業的新勢力,正在全台崛起。看光電大廠泓德能源、連接器廠連展,以及知名半導體設備商天虹,如何用科技的力量與創新的知識,不斷形塑出「新農業」的面貌。
日期:2024-02-21
在政府政策支持與民間企業協力下,太陽能與風力發電成為國內相對成熟綠電。面對能源新賽局,2023第七屆新能源國際論壇,經濟部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強調政府將以積極務實態度,促成電業、產業與民眾共同進行,逐步完成綠能拼圖,透過國內唯一本土風電業者台亞風能總經理劉弟勇,與甫完成志光漁電共生案場的大亞綠能董事暨聚恆董事長周恒豪帶來專題演講,配合國家政策展綠有成,攜手照亮台灣風光雙電新未來。
日期:2023-07-24
從農產到水產,中國禁令衝擊一波波,然而危機有時也是轉機,拒絕成為中國俎上肉,激發全民同心搶救臺灣好食材,以石斑魚為例,內銷、外銷與加工三管齊下,歷經半年衝刺成果有目共睹,讓基層農漁民不再孤軍奮戰。
日期:2022-12-14
近日中國屢屢拿台灣農漁民的心血「開刀」,互動良好時中方大肆收購,雙方關係冰點便突襲禁止,雖然占台灣輸出中國品項份額不大,但基層農漁民蒙受損失,對政府掀反彈聲浪。北市長柯文哲就日前形容,「兩岸關係不好,現在是騷擾戰。」目前政府端出的因應措施,多是強化內銷、拓展外銷與多元加工,有專家提醒,台灣應建立長遠路線,改善農漁產品、食品的品質,若遇中國片面退單,產品能順利轉單歐美等食安高標國家,才能擺脫中國養套殺輪迴。
日期:2022-12-12
秉持著提升土地利用達多元效益,並且在不影響環境,及扶持養殖產業升級轉型的精神,透過中央的跨部會合作,由農委會盤點無生態疑慮漁塭、經濟部完成環社檢核、內政部完成海管審查及台電佈建饋線。充分表現政府以漁業為本,並兼顧綠能發電的良好典範。目前在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已經公告14,480公頃的漁電共生專區,並且規劃漁電共生4.4GW做為推動目標。
日期:2022-12-12
以唐朝詩人駱賓王《詠鵝》詩中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蔡英地為公司取名「向天歌創新農業」。不只是養鵝,而是志在建立一套青農可返鄉發展的產業模式。根據《財訊》報導,沿海的雲林縣四湖鄉,東北季風已經刮起風沙;典型人口流失嚴重的鄉村,這幾年因為數棟矗立的太陽能建築,稍微改變荒蕪田園的地貌。建築物沒有傳出轟隆的機器運作聲,而是潔白、肥碩的鵝群在水池洗浴的呱呱聲。在生物安全管理機制運作下,養出的健康白羅曼鵝,送到各地鵝肉店,成為消費者喜愛的鵝肉料理。
日期: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