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食藥署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食藥署共有620項結果
科技

全國首件聚焦生技產業BOT案-台北生技園區正式落成啟用, 創逾3,000個就業機會,年產值超過500億

台灣首件聚焦生技產業聚落發展的重大指標型建設「台北生技園區Taipei Bioinnovation Park」今3/30(四)隆重舉辦落成啟用典禮,在臺北市市長蔣萬安、世康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黃茂雄董事長及逾300位國內外重量級貴賓共同見證下圓滿成功,也象徵著台灣生技產業發展迎來新的里程碑。

日期:2023-03-31

台股

台股挑戰萬六近關情怯 贏家親授 夯產業私房股攻防教戰

今年以來無畏升息、銀行暴雷疑慮,台股依舊緩步走強,究竟在挑戰成功站上萬六關卡之際,該如何伺機布局,掌握獲利契機?在這裡,我們特別採訪了台股10位市場贏家,以及金鑽獎最強法人台股投資團隊,歸納出他們對台股後市的看法、心中最看好的「夯題材」產業,並且分享他們的口袋名單與布局策略。

日期:2023-03-29

科技

掛牌首日大漲近1倍…台大醫前院長「這原因」進軍AI醫療研發:長佳智能的AI,都是醫師訓練的!

根據《財訊》報導,台灣有20多家醫學中心,每家都做出獨家領域的醫療人工智慧模型,但不一定都有力氣做商業化推廣。長佳智能是少數完成一站化的AI醫療軟體。

日期:2023-03-28

生活消費

好市多美國「鮮橙」、日本草莓爆農藥超標 傳日方要求放寬遭拒,「藥劑超標名單」還有這些常吃的

進口水果農藥超標到底有多少?食品藥物管理署3/28表示,美式賣場好市多進口的「美國鮮橙」被驗出含有不能被使用的農藥生長調節劑,以及從日本進口上千公斤的草莓也被驗出農藥超標,甚至傳出日本交流協會向我國提出放寬農藥殘留標準;此外,違規的食品還包括日本「含鎘」的烏賊,印尼「ABC 特辣椒醬」、鮮葡萄等等產品。

日期:2023-03-28

科技

接下國光生技董座 從扛起15億積欠貨款到國產疫苗圓夢 專訪詹啟賢 首談腸病毒疫苗9年研發路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各國政府爭搶疫苗的狀況,讓台灣對自製疫苗的重視度也加倍提升。今年一月,國光生技的腸病毒疫苗完成取證上市,這支國產疫苗如何熬過多年開發歷程?

日期:2023-03-22

生活消費

好市多冷凍草莓「吃完患A肝」?美國急下架「台灣也有相同產品」 食藥署出面說明

美國華盛頓州3/13陸續傳出A型肝炎確診病例,巧合的是,這些患者通通都吃過特定品牌的「冷凍草莓」,美國衛生當局已經緊急要求各個通路商將產品下架回收;傳出台灣也有相同產品,食藥署則解釋「出問題的草莓批號和台灣販售的批號並不相同」,但也呼籲民眾平時要養成洗手、不生食的習慣,較能預防A型肝炎的發生。

日期:2023-03-20

科技

專訪幹細胞之父——林凱信教授 「再生醫療」為重症帶來一線生機?!

美國生物學家喬治・戴利(George Q Daley)說:「如果二十世紀是藥物治療時代,二十一世紀就是細胞治療時代。」然而,廣義而言,二十一世紀屬再生醫療(regenerative medicine)的時代。

日期:2023-03-18

生活消費

路易莎咖啡循環杯、全家一次性餐具含甲醛!「過量對肝腎有影響」兩業者:有疑慮都可退款

以環保概念為主張的產品,受到不少消費者喜愛!行政院消保處今公布採樣市售20件含「植物纖維成分」餐具,其品質檢測及標示查核,不合格率近6成,有4件含有甲醛不符規定。包括路易莎咖啡循環杯、HOLA環保杯,還有MOMO、全家販售的一次性餐具。消保處指出,相關違規商品均已依法完成下架銷毀。-----今周刊編按:全家(5903)表示,在去年6月接獲來函通知後,8月底前下架完畢,將依合約追究廠商責任,有購買的消費者可憑發票與商品退款。路易莎回應,有一批次少許產品未符標準已全數下架銷毀,對於購買路易莎咖啡渣循環杯的消費者,無論是否屬該生產批次,只要有任何疑慮都可全數退款。

日期:2023-03-17

政治社會

726kg日本草莓農藥超標、智利櫻桃也違規…誇張!被抓到太多次,日方竟要求「放寬標準」

衛福部食藥署周二(3/14)公布最新邊境查驗結果,一共有11件產品驗出違規;值得留意的是,從日本出口到台灣的「鮮草莓」再度被查獲農藥超標,兩批次共726公斤違規,創下歷來單週最高紀錄;另有4批智利櫻桃也同樣再次違規,全數約51.7公噸遭邊境攔截。

日期:2023-03-14

健康

邁向「2023幸福防疫」 專家盼抗病毒藥物可自費、增列重症風險因子 專家小組將研議

在各國逐漸解除新冠肺炎防疫限制後,專家、學者建議能將公費抗病毒藥物開放自費,給予民眾選擇權。衛福部疾管署長莊人祥表示,目前抗病毒藥物Paxlovid在申請藥證,申請完成後醫療院所將可自行採購使用,讓未達公費投藥標準,但自認有風險的民眾可採克流感的模式自費。專家、學者也建議能將高血壓、納入COVID-19的重症風險因子,也將肥胖的BMI標準下修至27,以及放寬列入60至64歲高齡者,以利及時投藥治療。莊人祥表示,會將這些建議帶回給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討論。

日期: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