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防腐劑、百分百純釀造、非基改黃豆……,擁有七十四年歷史的萬家香,持續透過產品升級做出市場區隔,最新又被蘋果看上合作綠電,它有何能耐?
日期:2019-09-04
老字號保健食品廠葡萄王今年五十週年,本刊獨家直擊七月將啟用的桃園龍潭新廠。四十六歲的二代董事長曾盛麟,準備如何率公司再創營收、獲利新高?
日期:2019-06-12
上半年進入尾聲,法人也準備要進行季底「結帳」,將資金投入下一波目標個股。其中,近期看好的產業或類股,已經可以從法人籌碼變化趨勢嗅出來。
日期:2019-06-05
《經濟學人》將二○一九年視為「素食之年」,台灣素肉龍頭廠弘陽來勢洶洶,一舉攻入英國前兩大連鎖超市和法國家樂福,這家雲林起家的食品廠有何能耐?
日期:2019-05-02
編按:約訪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原本只希望他就官方立場,回應台灣農業面臨的種種問題,並說明政府因應對策。然而,實際訪談過程中,這位農業經濟學者不只為政策辯護,還出人意料地來了段「自我檢討」。「台灣的農業當然可以做得更好……,過去二十年,農委會的預算從四百多億元增加到一千三百億元,但農民的收入沒有相對應的成長,這代表政府投入的錢效率很低、政策也出了問題,我從來不會迴避,反而想把一切都攤開來講。」他說。其實早在入閣以前,陳吉仲就一直主張改正錯誤的農業補貼政策、減少農產品價格崩盤時的救急式收購。但身分轉換之後,他也不得不回應消費者與農民壓力,透過政策工具控制農產品價格,避免因「產銷失衡」引發的負面政治效應。就陳吉仲的觀點,短期穩定農產品價格確實有必要,但絕不會是長遠之計;救急的用意只是為了創造空間,讓政府得以投入農業長遠發展需要的硬體設施與市場通路。
日期:2019-03-27
一顆鳳梨換不到一顆水餃、一箱高麗菜只值一個便當……,有關農產品產銷失衡、農民血本無歸的新聞,每年總是反覆上演。台灣的農業政策,也長期糾結在救價、收購、促銷的任務之中,漸漸迷失了長期發展方向。先拋開頭痛醫頭式的短線補貼思惟,才能讓農業成為另一個「賺得了錢」、「打得了國際賽」的產業。
日期:2019-03-27
屏東內埔工業區內,一支由食品業者在共同理念下籌組的隊伍,彼此合作、相輔相成,利用生物科技的能量,成功解決食品加工副產物問題,讓屏東熱情陽光底下長出的天然優質作物能全部利用,副產物循環再生,轉化為日常生活中可應用的各式特色產品,創造平日(屏日)健康生活的友善願景,真正讓循環經濟理念落實在消費者的日常。
日期:2019-02-26
保力達第二代陳洋除了對保力達本業的經營相當有一套外,更對股市投資頗有心得。陳洋的投資分為兩部分,一是為了公司本業發展所做的必要投資。例如十多年前,他因為廣告下單量大,興起想買電視台的念頭,因此看上了上市公司中視;他幾經研究之後問朋友意見,朋友聽了問他說,「你是不是頭殼壞去?」陳洋回答:「沒有啦,看一看覺得這公司還不錯,這樣以後播廣告比較方便。」
日期:2018-12-14
永豐餘生技投入有機食材10多年,去年首度和全家便利商店在年菜預購上合作,今天(11月5日),雙方再攜手宣布合作推出冷凍調理食品,除了實體超商通路外,也上架全家的電商平台,瞄準全家800多萬會員人次。
日期: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