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支持大學探索前瞻科技,促成上游到中游的科技研發,同時確保上中下游到產業各階段的科技發展可以順暢地銜接。國科會轄下之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是協助國科會推動上述工作的重要幫手,國研院今年成立屆滿20週年,7月11日以「國研創新向前行」為主題,舉辦「國家實驗研究院20週年院慶暨展望20高峰會」,行政院陳建仁院長期勉國研院歷經了第一個20年的成長茁壯,第二個20年能夠發揮更大的力量,幫助台灣學研界大步向前邁進,在全世界競逐領先的地位。
日期:2023-07-12
台灣自從2019年8月下旬白鹿颱風登陸後,已經超過1400天沒有颱風登陸,創下歷史最長紀錄,面對颱風季即將來臨,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根據最新各國模式,未來10天熱帶擾動的模擬,菲律賓、台灣東方海面至南海一帶,將轉變為大季風低壓環流盤據的型態,「其中至少有2個擾動活動的跡象」,應持續觀察。至於天氣部分,週二(7/11)平地午後局部雷陣雨的機率提高,要注意局部性大雷雨;北部24至36度,中部24至36度,南部24至36度,東部23至38度。氣象達人彭啟明也表示,西半部沿海不少地方有對流發展,臺北盆地內也有小範圍的降雨,本週持續不穩定環境,午後局部雷陣雨。
日期:2023-07-11
在全球經濟面臨嚴峻挑戰的背景下,新興科技和AI應用的進步推動了產業革命,同時碳定價和永續發展的浪潮席捲而來。在這個關鍵時刻,台灣該如何應對?
日期:2023-07-05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風險加劇,ESG投資更是全球各大企業與投資人的首要目標,積極發展永續投資是為了我們下一代的生存環境,而達成淨零碳排更是全世界各國的終極挑戰。
日期:2023-06-29
《今周刊》周三(6/28)舉辦第六屆「台灣大未來 國際高峰會」,《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在致詞時談及5年前首屆的「台灣大未來」中,關於輝達NVIDIA的預言成真,其中包括GPU需求大幅成長、AI日益進化已為人類解決各種問題等趨勢。中研院院士朱敬一更在專題演講中以美中衝突為例分析,直言「地緣政治」概念已經過時,並透露美國在台協會(AIT)官員曾和他說過讓中國加入WTO是他們「過去一世紀犯過最大錯誤」,並建議台灣因應變局,應以「戰略轉向」代以以往「戰略槓桿」策略。
日期:2023-06-28
(今周刊1384)幾乎還沒有台灣商人踏上這片陌生的土地,但這裡潛藏著巨大的機會,幾名女子,已經嗅到驚人的財富,勇敢帶著她們的資源,走上了黃土。
日期:2023-06-28
氣象局指出隨著梅雨滯留鋒面逐漸遠去,今年梅雨季已告一段落,台灣各地將回到較為穩定的天氣型態,即將迎來「颱風季」。天氣預報方面,週日(6/18)台灣附近水氣減少,各地大多為有陽光、多雲到晴,不過午後東北部、各地山區還是有機會出現局部短暫雷陣雨。至於民眾關心的端午連假天氣,中央氣象局指出,下週四、五(6/22、6/23)建議午後外出攜帶雨具備用,因午後雨區擴大,東北部、西半部和各地山區都有雨。
日期:2023-06-18
在繁華喧囂的雙北市,波光粼粼的淡水河格外寧靜,那裡的水上活動不只有SUP、快艇衝浪、沙發衝浪、寬板滑水、帆船,還會有手工木造船緩緩划行。仔細看,你會發現木造船上可能載著一袋袋垃圾,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日期:2023-06-15
三花棉業創辦人施純鎰8日因病離世,享壽88歲,他年輕時有多拚呢?與其交情匪淺、曾幫三花廣告代言的主持人鄭弘儀回憶道:施董年輕時和王永慶互揪在青年公園(當時只有九洞)一起打高爾夫球,他們凌晨3點就開球,因為還要趕在清晨7點前進辦公室,要比大家更早上班。
日期:2023-06-12
週日(6/11)全台天氣仍不穩定!氣象局指出,各地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尤其午後山區及近山區處雨勢可能較大,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機率,民眾外出記得攜帶雨具,留意天候狀況。氣象專家彭啟明表示,這兩天雨勢還不是這波鋒面最不穩定的時候,週二(6/13)到週四(6/15)西南季風加上低壓帶的影響,「真的會比較麻煩」,尤其在南部區域,整個西南風強風軸的方向仍有變化,但對南部來看,降雨會相當顯著。
日期:202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