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營業額高達240億元的班傑利冰淇淋公司,43年來堅持販售「社會正義」的終極價值,最近卻惹怒了以色列,引爆動搖根本的抵制運動,為全球企業示範了「政治紅線」的極限。
日期:2021-07-28
這兩天有一則醒目的大新聞,英國金融時報透露拜登政府將對在港美商示警,如果這是事實,那將是過去一百多年以來,美國首度對港的「Business Advisory」,這個業務忠告,可能進一步加速美中經濟脫鈎,對未來世界經濟可能影響深遠。
日期:2021-07-15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資深媒體人蔡玉真分享,對台灣政論節目與名嘴生態的經驗。
日期:2021-05-31
2020過去了,對全世界來說,這是最壞的一年,對香港人來說,這很可能是幾十年最壞的一年。這兩天,我在信報上看到一個標題:2020,永遠不要再見!也看到一個驚忡的標題:六成港人不快樂!這是香港民意研究所最新調查的數據,特首林鄭月娥的民調支持度只有29.7%,有近七成的港人不希望林鄭月娥繼續當特首;有六成以上的港人認為去年是過去28年以來最不快樂的一年。
日期:2021-01-02
距離美國大選僅剩三周,漸入佳境的台美關係未來是否還能持續,是台灣眼下關切的議題。江湖流傳,川普握有足以撼動大局的關鍵資訊。三周內,他是否會對中共使出扼喉一擊?
日期:2020-10-14
根據澳媒報導,有兩名澳媒駐中國記者,日前遭中國國安部強制約談,之後在澳洲大使館及領館協助下,目前兩人均於8日抵達澳洲雪梨。消息一出,外界關注中澳是否因此再陷外交僵局。
日期:2020-09-09
美中較勁你來我往,川普動作加大,習近平壓力也愈來愈大。很多人忽略的是,在美國每一記重拳的幕後,有個重要的謀士,就是習近平不敢輕忽的余茂春。
日期:2020-08-06
指責中國已成美國總統大選的傳統,而中國領導人已學會用耐心回應,若能避免真槍實彈的戰爭,無論年底誰當選,應可望迎來一段撥雲見日的靜好歲月。
日期: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