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五月以來跌勢轉急,從第一季財報、前四月營收挑出的十一檔個股,營收與稅後純益都保持成長,在大環境不佳時,是投資人可考慮波段操作的好選擇。
日期:2016-05-12
「做事業千萬不能copy,一定要創新!」曾做過房仲、三十九歲的林致兵,善用創意行銷,自創品牌「滷底撈」嘗到成功滋味!
日期:2016-05-12
深、滬、港股去年重挫,台股相對抗跌,影響兩岸三地一千大市值排名,台積電雖然順勢成為台灣上市公司首度擠進前十大的企業;但台灣占千大企業排名的家數卻再度減少,凸顯了台灣企業競爭力的不足。
日期:2016-05-05
前巴克萊資本證券董事總經理楊應超,分析iPhone成本,鴻海在組裝、機殼上,最多拿到四十美元;而一片面板,卻有五十美元,郭台銘會不賺嗎?
日期:2016-05-05
Windows 10驚人的成長率,帶動微軟股價暴升,而光聯、久正從面板製造成功轉攻觸控應用,皆是看準了消費者需要更簡單且直覺的使用需求。
日期:2016-04-21
市場對於成長股的獲利表現「很敏感」,往往財報數字公布後,股價立馬反映,獲利亮眼者,會讓股價上天堂,不如預期的,股票就等著住套房;因此對於懷抱著賺錢美夢。買進成長股的人來說,持股該續抱?還是華麗退場?持續檢視三個指標顯得格外重要。
日期:2016-04-21
投資成長股有質化分析的「想像空間」固然重要,但擁有財報數字做攻擊力與防禦力的支撐後盾,更能挑出進可攻、退可守的黑馬股,穩賺波段行情。
日期:2016-04-21
短短七天,特斯拉拿下32.5萬輛的新車訂單! 這股爆發力,締造車市的驚世紀錄, 宛如向世界宣告: 電動車正式走入主流大眾市場, 一個環保、乾淨的新世界即將來臨, 台灣電動車供應鏈的大商機也來了。
日期:2016-04-14
近一年,台灣已有七家B型企業,家數僅次韓國、居亞洲第二,成長速度則居全亞洲之冠。《今周刊》精選其中三家老字號和新創公司,看它們如何用商業模式,改變社會。
日期:2016-04-14
特斯拉最新車款預購量創新高,且美國、中國積極推動新的能源法案,在節能趨勢之下,切入特斯拉供應鏈,或是搭上電動車潮流的個股,營收獲利有望再成長,投資人可伺機找買點。
日期:2016-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