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近期舉行的法說會,雖然揭露獲利三率三升的優異表現,但股價卻有利多出盡的疑慮。台積電雖然獲利展望仍佳,但有3個長線陰影逐漸浮現,值得留意。
日期:2024-07-24
中颱凱米直朝台灣撲來,中央氣象署已發布海、陸上颱風警報,預估週三(7/24)、週四(7/25)將會是凱米影響台灣最劇烈的時刻。週三(7/24)天各縣市是否會放颱風假?北北基桃已經確定週三停班停課,其他縣市也已於週二8點後陸續公布,如果放颱風假台股會不會開盤,判斷標準又是如何?證交所也做出說明。
日期:2024-07-23
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的地位難以撼動,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日前來台不只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到台積電總部拜訪,如今傳出,黃仁勳曾要求台積電在廠外蓋CoWoS(先進封裝)專線供輝達使用,未料遭台積電婉拒,且雙方口氣都很狂,最終在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出面打圓場後,雙方緊張關係才化解。
日期:2024-07-23
看好高雄不動產市場發展,仲量聯行受託辦理標售位於鼓山區「農21區」基地面積約1,400坪。該標的地理位置優越,鄰近農16特區,位處愛河水景第一排,步行9分鐘可達輕軌愛河之星站。近期高雄市中心開發飽和,農21區發展潛力高,土地釋出稀有。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系統揭露,農業區土地交易單價上看每坪60萬元,此筆交易預估總價逾8億元。
日期:2024-07-23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6月下旬接受彭博專訪的文章,在7月中旬刊出,談及美、中之間的晶片管制,並涉及台灣晶片產業供應鏈,聲稱台灣晶片製造業導致美國喪失晶片商業利益,主張將以保護主義思維,透過課徵關稅,讓晶圓製造產業重回美國。川普言論一出不僅重創以科技電子為主要結構的台股,美國科技類股亦同蒙其害,同步下挫。
日期:2024-07-23
今周刊編按:美股四大指數周一(7/22)齊揚,激勵台股周二(7/23)開高走高,最高攻抵22766.14點,大漲超過509點,各大類股百花齊放。終場台股收在22871.84點今天最高點、大漲614.85點或2.76%,順利回補周一跳空缺口,漲點創下史上第二大,僅次於 2021 年 5/18 締造的792.02 點史上最大紀錄。台積電(2330)大漲40元或4.26%,收在979元,周一最弱勢的鴻海(2317)、聯發科(2454)、廣達(2382)全都一吐悶氣,漲幅在3-4.6%不等。而金融股包括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也都收漲超過2.5~3.5%。三大法人方面,合計買超142億元,其中外資終止連7賣、買超126.44億元,投信81.2億元,自營商(合計)則是賣超65億元。昨天恐慌氣氛狂升,被洗出場的投資人就要傷心了,原以為外資會狂賣,但最後僅小賣91億元,反而是單日融資餘額大減52.65億元,連3個交易日合計減少88.94億元縮減。法人表示,台股短線乖離率大,過熱出現回檔修正很正常,隨著融資餘額下殺,將有利台股加速趕底。
日期:2024-07-23
終於收到6月份對帳單,依舊只有買進紀錄,沒有任何賣出。為避免不必要的風波,不再公開買進標的。台股於7月11日創下24390.03新高,市場一陣歡騰,之後6個交易日大盤急跌超過1500點,重挫超過6%(編按:7/23大盤大漲614點,收在22871)。市場開始出現雜音,有人建議保留銀彈暫時觀望、有人建議先停利出場、也有人認為泡沫跡象已經現蹤。版主的想法呢?終於收到6月份對帳單,依舊只有買進記錄,沒有任何賣出。為避免不必要的風波,不再公開買進標的。
日期:2024-07-23
匱乏的感覺人皆有之,特別是以現代社會來說是一種很普遍也很常見的情緒,但驚悚的是,若是缺乏對匱乏的理解與認識,我們很有可能終其一生都活在匱乏之中。當賺了100萬時想要200萬、有了200 萬時想要500萬⋯⋯不斷地在追逐,永無止境。當匱乏的感受越強烈卻沒有被滿足時,我們就越容易掉入可怕的金錢決策陷阱中。
日期:2024-07-23
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前幾天說,台灣搶走幾乎100%的美國半導體生意。這是錯的資訊。事實上,美國仍是半導體產業最賺錢的國家,而且台美半導體合作是互惠雙贏。正因為有台灣半導體代工業協助,尤其在先進製程方面,美國的半導體設計公司輝達(NVIDIA)、高通(Qualcomm)、蘋果(Apple)、博通(Broadcom)、超微(AMD)才能持續在世界獨佔鰲頭。
日期:2024-07-23
在低碳即競爭力的時代,台泥宣布低碳水泥產品進軍中非國家喀麥隆。台泥周二(7/23)表示,台泥葡萄牙子公司CIMPOR在7/19於喀麥隆克里比(Kribi),啟用全球首個「無水泥窯」水泥廠,除使用當地可可果殼、腰果殼等,取代煤炭當生質燃料,也因生產過程無需高溫,可比傳統水泥減碳達40%。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盼藉由喀麥隆充沛的綠色能源,讓這座新廠成為全世界最低碳的建材工廠,生產全球最低碳的水泥,也希望台泥在喀麥隆啟動的全新水泥製程技術,可以助力全球營建產業減碳,積極迎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
日期: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