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電費單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電費單共有30項結果
生活消費

換冷氣冰箱最高省5千!「節能家電補助」再加碼33億:申請條件、步驟一次看、除濕機也能領2千

為達成節能減碳綠色消費的政策目標,經濟部今年重啟「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冷氣機、冰箱每台汰舊換新可補助3000元。經濟部指出,由於民眾申請補助踴躍,預算提前用罄,目前已向行政院爭取核定今年再增加33億預算,總補助金額將達到53億元;此外加碼額度可讓民眾申請到年底,不須擔憂經費用罄,也不用搶著申請。

日期:2023-07-16

政治社會

「電價天花板」每度7.69元,245萬租屋族壓力不小…立委籲內政部研修,台電先教這招解決

租屋族心中的痛,就是房東常以每度6元、7元甚至更高昂價格收取電費。民進黨立委何志偉、郭國文要求內政部修改「住宅租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定型化契約),讓電費不能超過台電對該戶所收當期每度平均單價,內政部、台電允諾將建議帶回,近期將討論可行方案。據推估,全台租屋人口數有逾245萬人,然4月電價正式調漲,讓使用度數超過1000度的部分,亦即電價費率的「天花板價」從每度6.99元提高每度7.69元,不少租屋族擔心房東因此有了向上調漲電費的空間,將成租屋族不小負擔。台電透露,對於開放房客可查詢房東電費資訊的建議,恐有個資疑慮,基於房東為台電、房東、房客三方唯一交集,建議朝修正「定型化契約」內容方向,要求房東向房客揭露當期用電與電費等資訊,並規定不得收超過該戶平均電價,是最簡單、可行的做法。至於具體作法仍待內政部、台電討論後定案。

日期:2023-04-07

金融

四年二十五家獲逾三億融資 台灣中小企業的超強助力 無形資產融資發酵 神救援明日之星

中小企業創業沒有土地、廠房,也可以用智慧財產權取得所需要的資金?透過無形資產融資專案助攻,也可以專利突破募資瓶頸。

日期:2023-04-06

生活消費

新制懶人包/看緊荷包!汽車不讓行人開罰3千6、電價平均漲11%...這天開始發現金6000元

近期有多項新制上路,不少政策都與民眾荷包相關,除了最受關注的普發現金6000元之外,電價4月起平均調漲11%、北北基計程車起跳價也從70元漲至85元。同時,汽車行經行人穿越道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以及轉彎時不暫停讓行人優先通行(除禁止行人穿越路段外),都將提高罰則。《今周刊》幫讀者整理出邁向4月有哪些新制,讓大家一次了解有需要留意的地方。(原文刊登於2023/3/29,更新時間為2023/3/31)

日期:2023-03-31

生活消費

房東喊1度電收7.7元...台電說恐違法!我家4月電費會漲多少怎麼算?租屋族可善用「2招」凍漲

台電宣布4/1起,平均電價調漲11%,民生用電從700度起漲,平均每度從2.61元漲到2.65元,產業用電平均每度從2.91元漲到3.38元,夏季電費每度擬達7.69元。不少租屋族憂心到了夏天,可能會因為「共用總電表」導致電費很驚人,沒想到真的有租客上網抱怨,遇到房東把電費漲到一度7.7元;對此,台電表示,目前電價在報部核定,等到核定結果出來,這名房東恐怕觸法。

日期:2023-03-25

生活消費

「一顆螺絲」影響大!他換電燈沒注意1細節,電費竟暴增至9千…一圖看懂家中吃電怪獸

漸漸步入秋天,很多人在家還是喜歡開著冷氣,除了維持舒適溫度之外,多少也能降低室內濕度,也因為疫情關係,居家上班的人也不在少數,你家中電費是否因此暴漲了呢?如果家中電費突然暴增,有各種原因,以下整理不同案例分享。

日期:2022-09-24

焦點新聞

夏月電價6/1上路,最高漲幅27%、每戶平均月增426元…想省電拿獎勵金「只要這樣做」

6月1日起夏月電價啟動,除了每月用電度數基本120度不調整之外,整體漲幅提高13~27%之間,夏月電費每戶每月平均較非夏月電費將增加426元,尤其是每月用電千度以上漲幅最兇。

日期:2022-05-30

生活消費

明明都是一級省電,多買1台除濕機「電費竟飆3千」!台電親上門揪元凶「這耗電多10倍」

「除濕機比冷氣耗電?」面對濕濕冷冷的天氣,不少人會在家裡開除濕機以防濕氣過重,此舉卻成了電費單暴增的元兇嗎?有民眾驚訝,只不過多添購一台除濕機,當月電費居然衝破3000元,相較於前期多了近1倍,讓他感到相當不可思議,直到台電公司派人親自到府察看,才終於揪出耗電元凶。

日期:2022-02-16

科技

幫手篇 解決碳中和痛點 四家新創各有妙計

碳中和這場戰役,讓許多蟄伏許久的物聯網(IoT)新創浮出枱面,《今周刊》這次精選四家新創公司,對於中小企業迎向碳中和過程中,有關碳盤查、能源管理、綠電採購等需求痛點,它們各有解方。

日期:2021-12-29

科技

全球首波碳關稅2023年上路》為何這家台南傳統產業 應變速度比遠東、台塑集團還快? 故事要從24年前的殘酷淘汰賽說起

碳中和,這場看不見敵人的戰爭,對於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真的無計可施?難度真的「高不可攀」嗎?政府即將修訂《氣候變遷因應法》、不久的將來台灣將課徵碳費,《今周刊》團隊歷時1個月走訪全台,我們將用3個現場、3家黑手企業,告訴你這一切並非不可能。

日期: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