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電晶體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電晶體共有276項結果
科技

黃仁勳率台廠戰隊催出最強GB200!陸行之提「關鍵數字」:這事若成真,英特爾、超微就免玩了

AI霸主輝達(NVIDIA)舉辦年度GTC大會,展示多款AI相關新品,執行長黃仁勳秀出輝達最新的GPU架構Blackwell,採用台積電客製4奈米製程,其中最貴的GB200的訓練效能、推論效能,分別是現有H100的4倍、30倍之多。對此,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點出幾個「關鍵數字」,直指若輝達GB200賣得好,英特爾跟超微就不用玩了。

日期:2024-03-19

科技

黃仁勳公開輝達效能最強AI晶片GB200,首度採用水冷散熱!鴻海、華碩…8家台廠成代工大贏家

生成式AI模型越來越大,為了更有效地訓練參數高達10兆的大語言模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今年的GTC舞台上,一如預期宣布新款GPU架構Blackwell,採用台積電客製4奈米製程,新架構包括三款新產品,其中最貴的GB200的訓練效能、推論效能,分別是現有H100的4倍、30倍,GB200更是輝達首度採用水冷散熱的產品,共有8家台廠將生產GB200。

日期:2024-03-19

傳產

碳費基準呼之欲出,台泥張安平支持「碳有價」:本土進口商品都應支付碳成本,籲宣告台灣CBAM推動時程

環境部26日將召開碳費費率審議會,也預定3月底公告碳費基準,國內年碳排量逾2.5萬噸的企業,須根據2024年排放數字,自2025年開始繳碳費,意味台灣碳有價時代正式來臨。台泥周四(3/14)表態支持碳有價,但呼籲環境部應同步具體公告台灣CBAM的推動時程表,並要求進口商品開始申報碳排放量,避免使用高碳排進口原料及商品之企業,錯估認為可免除碳成本。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指出,碳議題沒有疆界也無法鎖國,台灣如果只實施碳費卻沒有配套的CBAM碳邊境機制,將會造成高碳排商品傾銷台灣,衍生國家之間的「碳洩漏」,結果實施碳費後的台灣產業價值鏈碳排不減反增。張安平建議,政府要推台灣版CBAM,可以和歐洲學習,因為歐洲從2005年開始,到設定2034年所有行業都要支付碳成本,花了20年時間演進制度。

日期:2024-03-14

科技

一位親身歷經半導體創谷的老矽谷人揭密:「矽谷」從何而起?它為何能一路走到今天的地位?

我居住的社區,最近搬來了一位經歷最早矽谷成形時代的鄰居, 羅傑波若佛(Roger Borovoy)先生。他在由我好友龔行憲也是大家熟悉的光纖教父主持的演講會上,分享了自己參與矽谷開創的趣事,以及為何此地被全世界尊稱為矽谷的來龍去脈。

日期:2024-03-05

科技

台積電第三代接班人呼之欲出!魏哲家宣布共同營運長外,還有兩位人選更值得關注

台積電昨(29)日召開臨時董事會,核准任命研究發展組織資深副總經理米玉傑博士及營運資深副總經理秦永沛為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這是即將在6月接掌台積電董事長兼總裁的魏哲家,對於兩位共同營運長的最新布局,不過,在內部公告中,有另外兩位擔任副手的主管,未來動向更值得注意。

日期:2024-03-01

科技

「40年前,台灣像是日本的跟班!」這次台積電到熊本2/24盛大開幕,謝金河:換台灣領航日本

40年前,台灣是日本的跟班,今天領航日本!台積電熊本廠JASM,24日盛大開幕,張忠謀先生及劉德音,魏哲家都親自出席,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皇室成員也可能都會到場參加盛會,這是日本產業界近半世紀來的大事。

日期:2024-02-24

科技

小零件無死角布局術 從類比IC到晶圓薄化一把抓 老品牌微矽 變第三代半導體測試神隊友

便宜的類比IC測試專門戶、老牌測試廠微矽電子,卻在第三代半導體成為國際知名半導體大廠唯一的測試合作對象,它是怎麼做到的?

日期:2024-01-31

科技

聯電也要前進美國亞利桑那州!與英特爾共同開發12奈米製程 外資五天大買13萬張 原來英特爾有「這三大盤算」

聯電(2303)在周四(1月25日)晚間宣布,將與英特爾合作開發12奈米製程平台,以因應行動、通訊基礎建設和網路等市場的快速成長。聯電說明,這項長期合作將結合英特爾位於美國的製造產能,和聯電在成熟製程的豐富晶圓代工經驗,以擴充製程組合,並提供更佳的區域多元且具韌性的供應鏈,協助全球客戶做出更好的採購決策。奇怪的是,聯電股價周五(26日)不漲反跌,午盤前最低大跌4.4%至49.95元,直逼季線支撐價位,惟外資周四已買超聯電8萬多張,高居當天外資在集中市場的買超冠軍,過去五個交易日更累計大買13多萬張。美國科技媒體報導,英特爾與聯電在成熟製程技術的合作案有前例可循,而且對英特爾來說,將與聯電共同開發12奈米製程的亞利桑那州三座晶圓廠,折舊已經完全提列完畢,因此透過這項合作案不僅可以為自家老廠找到新客戶下單,還能為代工事業部門(IFS)增加更多製程選項。

日期:2024-01-26

國際總經

「誤判人類是汽車」特斯拉機器人金屬利爪插入手、背 工程師血濺工廠!馬斯克:它不是我製造的

今周刊編按: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一間位於德州工廠,近日傳出負責切割汽車零件的機器人「失控」,誤將工程師當作汽車,將其按壓在地並將金屬爪插入背部和手臂的「攻擊事件」,據外媒報導,在一份向聯邦監管機構提交的受傷報告中,工程師的左手留下了開放性傷口,所幸傷勢並未危及性命。不過機器人突然「攻擊」人類、血濺工廠駭人事件震驚外界,但馬斯克(Elon Musk)12/28發文駁斥,稱該意外是2年前的事,且「失控」的機器人並非特斯拉製造。

日期:2023-12-30

台股

熱錢湧進!新台幣飆升至半年新高 外資爆買台股193億,鎖定台積電、金控股大買萬張

今周刊編按:近期市場熱錢來襲,金融市場充滿生機,股匯市充滿歡騰氛圍。新台幣匯價周四(12月28日)盤中狂升逾2角,終場匯價收在30.718元,創6月17日以來波段新高,只要再升值1分,新台幣全年將可由貶轉升。台股同樣甩尾由黑翻紅,三大法人大舉買超118億。其中外資買超193億,權值股、金控股是外資鎖定目標。

日期: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