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市府推出基隆青年電動機車2.0方案,因做公益、汰舊換新為非必要條件,申請量暴增累計破萬件,導致預算即將用盡,故市府宣布自14日各區每日限量申請,除安樂區公所有30輛,其他只有20輛,引發民眾漏夜排隊。民眾表示,排隊越來越早,凌晨2、3點就滿了,還爆發爭執,議員則批規畫不當。市府表示,因方案預算有限,才改採限額控制數量,10月將會另有新方案。
日期:2024-06-21
精密探針大廠中國探針(下稱中探針,6217)於周四(20日)舉辦股東會,會後公司新任總經理馮明欽對未來看法釋出展望。
日期:2024-06-20
今天是端午3天連假的第一天,許多公司早已發放端午禮金,而一名網友曬出一筆「4萬900元的入帳明細」,就是公司發的端午獎金沒錯,而他隨即買了2張ETF,「一個月又多400元利息!」文章引來網友拋問「端午發一個月獎金嗎」,而原PO透露是半個月,「數字而已,要活用才讓人羨慕!」
日期:2024-06-08
新南向政策推動以來,台灣對新南向國家投資大增,並簽訂租稅協定,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累積投資金額已經從2016年至2023年6月成長76.2%。此外,東協市場挾年輕人口結構優勢、當地政府產業政策,全球產業供應鏈重組,超前部署數位智慧商機,讓台商在東南亞投資迎來爆發性成長。《今周刊》周四(6/6)舉辦「2024東協台商1000大調查暨論壇」,以「開創東協新版圖 航向亞太新時代」主題,在上半場邀請《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財政部政務次長阮清華、經濟部政務次長陳正祺致詞開場。不僅如此,論壇由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公布、分享今年調查結果與建議,《今周刊》編輯部資深記者呂玨陞,也來解構今年台商前進東協的趨勢,以及自身在印度的見聞。
日期:2024-06-06
面對二0五0淨零碳排的挑戰,永續旅遊已成為當前的流行旅遊方式。在臺灣各地積極推動永續的進程中,位於離島地區的金門自然也不落人後,不僅從食、住、行等與旅遊息息相關的三大層面上配合中央政府的淨零綠生活政策,更以「整潔金門,永續島嶼」為目標,為遊客打造屬於金門的美好永續旅遊體驗。
日期:2024-06-05
中華車(2204)召開股東會,中華汽車董事長嚴陳莉蓮宣布,MG品牌將推出全新電動車款,正是6/13將發表上市的掀背電動車MG4,由於這是繼納智捷n7後,第2輛國產電動乘用車,因此定價策略格外受矚目。中華車總經理陳昭文表明,MG4上市以後,市場一定會叫好,不過,由於台灣對於電動車仍有疑慮,因此首月銷量目標僅設250輛。對於全年銷量目標,中華車認為內銷可達6.6萬輛,較去年成長26%。
日期:2024-05-31
近年國內電動機車市場,幾乎全都是換電解決方案的天下。意外的是,光陽發表電動機車S7 Techno,採用的是「充換合一」,除了能透過換電站更換電池,還能利用一般家用插座或充電樁,直接替電池充電,「等於重新擁抱充電機制」。「我們不只要讓充電與換電合而為一,也讓台灣和全球市場合而為一。」柯勝峯說,電動機車目前僅有台灣採用換電系統,但海外有百倍大的電動機車市場等著去開拓,所以才會下定決心推動充換合一的機種。
日期:2024-05-15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Smart Mobility Association Taiwan, SMAT)週四(5/9)與朝野立委公布調查顯示,有9成立委支持推動電動運具發展,也有7成立委認為台灣電動運具政策落後世界各國。不過,這項朝野、民眾都樂於支持的政策方向,目前卻遇到不少挑戰,其中當然就包括政府財源和油車廠商壓力。對此,長期關注電動運具產業的台綜院副院長蘇漢邦受訪表示,目前碳費徵收與配套措施仍有研議的空間,可以讓企業協助電動車推廣,補助員工購買電車來減免碳費,如此一來政府不用出錢,也不會排擠到其他預算。
日期:2024-05-09
氫能應用為邁向2050淨零碳排的重要一步。工研院綠能所所長王漢英在周五(4/19)「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中指出,氫能不但是邁向2050淨零碳排的最後一塊拼圖,也是頗具挑戰的目標,需在氫能「產、輸、儲、用」各方面都有所突破。王漢英建議,從今年到2050年還有26年,若以基礎建設的10年建設期來算,這段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他期許國內氫能的產官學研各界都能攜手合作,畢竟「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日期:2024-04-19
台北市要發錢了,這次民眾有機會拿1500元抵用金!為了將台北市打造成運動之都,去年試辦「U-Sport台北樂運動」,市長蔣萬安週三(4/17)宣布推出升級版計畫,加碼送23至64歲市民,限量4萬份的1500元運動抵用金。而運動場館也不再只限制公營運動中心,這次與World Gym、可爾姿、全真瑜珈、健身工廠等攜手,多達150餘家公民營場館都有參加該計畫,還有總價高達200萬元的「好康抽」活動,以下介紹申請資格以及使用方式。
日期:2024-04-17